贵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市农业局关于贵阳市十一五期间两万头奶牛发展规划的通知 筑府办发〔2006〕38号 各区、市、县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工作部门: 《贵阳市十一五期间两万头奶牛发展规划》已经市人民政府研究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OO六年三月二十五日 贵阳市十一五期间两万头奶牛发展规划 根据《中国食品与营养发展纲要(2001—2010年)》和省、市关于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决定,为加快我市奶业产业化进程,促进奶牛养殖小区建设的健康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现代农业,现结合我市实际,制定贵阳市“十一五”期间2万头奶牛发展规划。 一、奶业发展基本概况 近年来,按照省委、省政府建设畜牧业大省的有关要求,我市以加大畜牧业发展为突破口,积极推行“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模式,大力发展奶牛业,初步形成了以“贵阳三联乳业有限公司”和“贵州好1多公司”为龙头带动千家万户农民发展奶牛养殖、各乳品行业间优势互补、规模经营、互促发展的产业格局。 截止2005年底,全市共建立奶牛养殖基地18个,存栏奶牛8208头,其中:能繁母牛6326头,年产鲜奶21456吨。乳业的发展辐射带动了4660户农民以各种形式参与生产经营,其中:牧草专业种植户达2600户,奶牛养殖户达2060户,农民年增加纯收入达3600余万元左右,卓有成效地构建了农民增收的稳固平台,成为我市畜牧业发展的亮点。但是从总体上看,我市畜牧业发展水平低,产业化程度不高,乳制品加工企业实力不强,辐射带动农户增收面不大,市场供求矛盾亦比较突出。 据有关资料统计,2005年,我国目前人均占有奶量16.8公斤。而我市年人均占有鲜奶量仅6.1公斤,为全国平均水平的36.31%。目前,贵阳市场乳制品日上市量40余万份(100吨),其中:三联公司20多万份(50吨),好1多公司7万份(17.5吨),贵阳市花溪奶牛基地技术服务站3万份(7.5吨),外省乳业约10万份(25吨)。每年缺口达6000吨。同时根据近年对乳品销售市场发展的趋势分析预测,其年增长量为10%以上,以此计算,仅2006年我市需增加生鲜牛奶约2200吨,加上2005年奶源缺口数,2006年生鲜牛奶缺口总计为8200吨; 加工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