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关于大理州2006年农业产业化扶持发展的意见
各县市人民政府,州级国家行政机关各委办局(司行社区): 我州农业产业化经过“十五”期间的扶持发展,种植结构不断优化,特色农业产业基地初具规模,龙头企业发展壮大,农民增收明显,全州农业产业化经营已由扶持基地的起步阶段步入到做大做强基地与发展龙头企业相结合、农业产业化水平全面提升的新阶段。为进一步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培育龙头,建大种养殖基地,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农业效益,促进农民增收,特提出全州2006年农业产业化扶持发展意见。 一、提高认识,明确指导思想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促进我州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实践证明,农业产业化经营,有利于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不断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同时,农业产业化经营也是在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为此,各级各部门要切实把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新时期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点,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推动我州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当前,我州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指导思想是: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一主题,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业产业化工作全局,以建设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为基础,以培育有竞争优势和带动能力的龙头企业为重点,以搞活农产品流通为手段,以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为依托,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全面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努力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跨越。 二、优化结构,确立科学的发展目标 要根据我州的产业优势,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强化扶持引导,巩固提升烟草、蚕桑、优质稻、啤大麦、甘蔗、亚麻等产业,加快建设乳牛、肉牛、生猪、核桃、无公害蔬菜、优质生态茶、马铃薯、竹子、华山松、特色花木等十大重点产业。在产业化基地发展目标上,牛奶产量达21万吨,肉牛出栏32万头,生猪出栏280万头,桑园新增2万亩,啤饲大麦60万亩,马铃薯20万亩,冬早蔬菜36万亩,新植生态茶园0.6万亩,低改茶园1万亩,新植核桃20万亩,竹子5.1 万亩,华山松 8 万亩,特色花木产值达8亿元。在龙头企业培植发展上,加快实施下关沱茶深加工、祥云银龙8000绪缫丝、鹤庆4000绪缫丝、祥云6万吨变性淀粉加工、大理来思尔水牛奶开发、祥云年产40万张蚕种场、鹤庆万头种猪场、鹤庆辛屯生猪交易市场、南涧公郎茶叶交易市场、大理花卉交易中心等项目。 三、突出重点,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为促进全州2006年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要以政府扶持资金为引导,以企业和农户投资为主体,按照“扶优、扶强、扶重点、扶关键环节”的要求,对先由项目县市在4月底以前提交建设规划和项目实施方案,并经州级相关部门审批上报州政府产业化办公室备案的项目,列入州财级扶持。2006年,全州农业产业化政策扶持重点是: (一)乳牛产业。 (1)种公牛引进更新。年内引进国外良种公牛10头,逐步解决种公牛老化和系谱单一问题,每头补助5万元,共50万元。 (2)扶持发展奶牛养殖小区或规模养殖场,对年内新建成的养殖规模在200头以上的标准养殖小区或规模养殖场,固定资产投资50万元以上,产奶量达到600吨以上,配套标准化牛舍、青贮窖,每个小区(养殖场)州以奖代补20万元。 (3)扶持建设高产奶牛、奶水牛专业化生产示范村9个,其中洱源、大理、弥渡三县市各建设2个,剑川县建设1个高产奶牛专业化生产示范村(自然村,每村扶持50户,下同);巍山、鹤庆县两县各建设1个奶水牛开发示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