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律师咨询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法律法规 >> 法律文章
新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明确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2006年重点工作责任单位的通知
【字体:
【发布部门】 河南省新乡市人民政府  
【发文字号】 新政办〔2006〕41号
【发布日期】 2006-03-27
【实施日期】 2006-03-27
【时效性】 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 地方司法
【法规类别】
新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明确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2006年重点工作责任单位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
  李成玉省长代表省政府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已经省十届人大四次会议批准。现将《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2006年重点工作分解,请各责任单位抓紧制定具体实施意见,认真组织落实。
  各责任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作为第一责任人,要增强责任意识,狠抓落实,确保各项重点工作全面完成。具体落实情况请于3月26日、6月26日、9月26日、12月26日分四次向市政府督查室报告,汇总后再向省政府报告。
  一、关于主要工作目标
  1.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开局之年。2006年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外贸出口增长16%;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增长20%;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6%;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3%以内;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4%左右;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5‰以下;城镇新增就业1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低于4.5%。
  由市发改委、财政局、商务局、农业局、人口计生委、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负责落实。
  二、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继续把“三农”工作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稳定、完和强化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着力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实际问题,力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扎实进展。
  由市发改委、财政局、农业局和各县(市)、区政府负责落实。
  3.积极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加快推进优势农产品的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继续抓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国家优质小麦基地建设,进一步加大对粮食主产县的支持,打造粮食生产核心区,稳定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由市发改委、财政局、农业局和各县(市)、区政府负责落实。
  4.积极推进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建设,重点支持黄河滩区、豫东平原发展成规模的奶牛养殖示范小区,支持重点区域肉牛肉羊产业带、瘦肉型猪和禽蛋生产加工基地建设。
  由市畜牧局和有关县(市)、区政府负责落实。
  5.完善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治预案,加快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
  由市畜牧局、林业局和有关县(市)、区政府负责落实。
  6.积极发展特色农业。支持宜林地区发展速生丰产林和名优特经济林。
  由市农业局、林业局负责落实。
  7.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加快农畜优良品种的繁育和推广,建立和完善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
  由市农业局、科技局、畜牧局、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落实。
  8.加强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鼓励连锁超市由城市向农村延伸。
  由市商务局、供销社负责落实。
  9.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落实好对农民的各项补贴政策,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增加到14.5亿元,继续实行良种补贴,增加农机购置补贴。
  由市财政局、农业局、农机局负责落实。10.培训农村劳动力200万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150万人以上。
  由市农业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负责落实。
  11.加大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力度,确保60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和解决温饱。
  由市农开办(扶贫办)负责落实。
  12.切实加强涉农收费和价格管理,防止农民负担反弹。
  由市发改委、农业局、监察局负责落实。
  13.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事业发展。投资65亿元改造和建设农村公路1.9万公里,解决和改善1万个行政村通油路问题。
  由市发改委、交通局负责落实。
  14.筹措5.4亿元解决高氟、高砷、苦咸、重污染等地区150万农民安全饮水问题。
  由市水利局、财政局、环保局负责落实。
  15.积极推广沼气、秸秆气化等清洁能源,扶持农村沼气工程建设,新增沼气用户50万户。
  由市农业局、财政局负责落实。
  16.全面完成县城电网改造。
  由市发改委、电业局负责落实。
  17.再改造800所乡镇卫生院,基本完成全省改造任务。
  由市发改委、卫生局负责落实。18.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由25个扩大到65个,人均财政补贴标准由20元提高到40元,覆盖人数占全省农民的一半以上。
  由市卫生局、财政局负责落实。
  19.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巩固乡镇机构改革成果,确保乡镇机关事业人员只减不增,推进乡镇机构职能转变和服务水平提高;深化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体制等改革。
  由市人事局、教育局、财政局负责落实。
  三、关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20.加大支持自主创新力度,实施一批结构调整重大项目,促进工业和服务业总量扩大、结构升级。优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支持数字视听、集成电路、税控收款机等产品实现规模化生产。积极发展生物医药和生物能源产业。
  由市发改委、科技局负责落实。
  21.加快改造传统产业。引导钢铁、建材、造纸等
分享到:
无需注册,30秒快速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