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建设厅关于印发《2006年第一季度安徽省建筑安全生产形势分析报告》的通知 各市建委、合肥市建管局: 现将《2006年第一季度安徽省建筑安全生产形势分析报告》印发给你们。二季度是施工的黄金时期,请各地认真分析本地区建筑安全生产形势,针对薄弱环节提出有效监管措施,事故多发地区更要加强监管,确保完成年初提出的安全生产工作目标,继续保持我省建筑安全生产形势的基本平稳。 二00六年四月五日 附件: 2006年第一季度安徽省建筑安全生产形势分析报告 今年以来,全省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建筑业广大职工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新近提出的“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工作全局,全面落实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监管,使我省建筑安全生产形势继续保持平稳态势。一季度全省共发生建筑安全生产事故9起,死亡9人,与去年同期相比,事故起数上升14%,死亡人数上升11.1%。虽没有发生一次死亡3人以上的重大事故,但安全形势不容乐观。下面分专项进行分析。 1、事故类别分析 一季度,我省建筑安全事故的类型主要是物打、高坠、坍塌和机械伤害。其中,物打2起,占事故总数的22.2%;高坠4起,占事故总数的44.4%;坍塌2起,占事故总数的22.2%;机械伤害1起,占事故总数的11.1%。 2、事故部位分析 9起事故中等有3起是桩基工程,且全部是人工挖孔桩。死亡人员中,有的系卷揚机卷筒轴突然扭断,钢丝绳失控,人坠入19.8米的井底死亡;有的系井孔口上工具、杂物掉入孔内,砸中施工人员;有的系孔内作业人员上、下过程中安全防护不到位坠井死亡。另6起事故中,有的系临边(接料台口)坠落;有的系市政管网施工时发生坍塌;有的系在龙门架吊篮中作业时,吊篮钢丝绳突然断开造成坠落;有的未系安全带;还有一起系驾驶翻斗车回填基坑土时,翻斗车翻入基坑内将驾驶员压死。 3、工程类别分析 一季度发生事故的9个工程中,7个是新建工程且是房建工程,占77.7%;2个是市政管网工程,占22.2%。 4、发生事故工程基本建设程序履行情况分析 9起事故中有1起未办理施工许可证,占11.1%。 5、事故发生地区分析 合肥市发生5起(占55.5%);宿州、滁州、马鞍山、淮南市各发生1起,各占11.1%。9起事故中县级城市(肥东县)发生1起。 6、发生事故的工程形象进度 基础施工3起,占33.3%;主体结构4起,占44.4%;管网施工2起,占22.2%。 7、发生事故的区域分析 非园区8起,占88.8%;经济开发区1起,占11.1%。 8、发生事故的工程承包形式分析 一季度发生的9起事故中,总承包的发生7起,占77.7%;专业承包的2起,占22.2%。 9、发生事故的投资主体分析 政府投资的3起,占发生事故的33.3%;企业投资的,占发生事故的66.6%。 10、发生事故的天气情况分析 一季度在晴天时发生事故的6起,占事故的66.6%;在阴天时发生事故的3起,占事故的33.3%。 事故原因分析: 1、没有科学编制安全施工专项方案 人工挖孔桩由于其劳动强度大,安全条件差,施工过程中极易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属于建设部限制的施工工艺。9起事故有3起发生在人工挖孔桩,说明施工单位为了降低成本,采用人工挖孔桩施工工艺,但没有科学认真编制安全施工专项方案,加上其他原因,导致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