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律师咨询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法律法规 >> 法律文章
中共荣昌县委、荣昌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荣昌县“十一五”人才发展规划的通知
【字体:
【发布部门】 四川省荣昌县人民政府  中共荣昌县委  
【发文字号】 字号
【发布日期】 2006-04-06
【实施日期】 2006-04-06
【时效性】 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 地方司法
【法规类别】
中共荣昌县委、荣昌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荣昌县“十一五”人才发展规划的通知
 
 
各镇党委和人民政府,县级机关各部门,各人民团体:
  《荣昌县“十一五”人才发展规划》已经县委十一届七十八次常委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2006年4月6日
 
荣昌县“十一五”人才发展规划
 
 
  荣昌县是重庆直辖市的西大门,是中国畜牧科技城所在地。“十一五”时期(2006年—2010年)是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实施“人才兴荣”战略,推动人才快速协调发展,打造中国畜牧科技名县,实现撤县建区的目标,必须要有一支规模较大、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人才队伍作支撑,切实为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根据《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人才发展专项规划》和《荣昌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荣昌县人才发展的现状
  (一)贯彻执行“十五”人才规划取得明显成效
  通过我县在“十五”期间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全面完成了“十五”人才规划的目标任务,为全县的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提供了有效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1.党管人才工作新格局基本形成
  “十五”期间,“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开发人才资源是重要任务已经成为县各级各部门的共识,人才规划纳入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的精神,县里成立了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的工作机制。“以人为本”,“人人都可成才”的科学人才观逐步树立。
  2.人才总量进一步增长
  2000年初,荣昌县人才总量为23000人,通过吸引人才,培养人才,稳定人才队伍,到2005年底,人才总量超过41500人,比2000年增长了80%,人才密度(人才与万人人口的比例)达到500。其中我县的国有集体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发展到21601人,增长45%;党政机关人才1928人,增长9%;经营管理人才1650人,增长87%;技能人才达到5300人;农村实用技术人才达到11021人。近五年为全县教育、卫生、农业、企业等方面引进和输送各类专业技术人才425人(包括高中级人才近48名),同时接收市委组织部选调的本科生41名。
  3.人才队伍结构进一步改善
  我县41500人才总量中,党政管理类人才占人才总量的4.6%;专业技术人员占人才总量52%,其中高级职称的有825人(含退休的393人),中级职称的5800人(含退休的1562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占人才总量3.9%;技能人才占人才总量12.7%;农村实用技术人才占26.5%,产业分布上较2000年更为合理。
  除去市属单位,县属的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才总量为7962人,其学历构成情况为:本科学历以上1997人,大专学历4372人,中专以下学历1594人。行业分布为:教育系统5766人,占72.4%,卫生系统1255人,占15.7%;工程专业283人,占3.6%,农业技术人员395人,占5%,经济、统计、会计专业技术人员183人,占2%,文化艺术等专业技术人员80人,占1%。
  4.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
  认真实施《荣昌县“十五”人才资源开发规划》及《中共荣昌县委、荣昌县人民政府关于实施“121重点人才工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人才工作的意见》,截止2005年,推选出市级骨干校长2名,市级骨干教师33名,特级教师4名,市级名中医1名,市级工艺美术大师2人,市级名师1人,市级煤炭专家库人员3人;评选出县级名中医9名,县级骨干教师40名,县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54名,为我县的经济发展提供了人才保证。
  5.人才管理机制进一步健全
  用人机制更加灵活规范。公务员“凡进必考”进一步完善,轮岗、竞争上岗形成制度,同时实施了重庆市县(处)级和荣昌县正科级党政领导干部政治理论
分享到:
无需注册,30秒快速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