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南省2006年黄(沁)河防汛工作方案的通知 豫政〔2006〕24号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 现将《2006年河南省黄(沁)河防汛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黄河安危,事关大局。今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起始之年,各地、各有关部门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统一思想,转变观念,把握大局,狠抓各项防汛责任制的落实,立足于防大汛、抗大洪、抢大险,扎扎实实做好各项防汛准备工作,确保黄(沁)河安全度汛。 河南省人民政府 二○○六年四月二十二日 2006年河南省黄(沁)河防汛工作方案 2006年是“十一五”的开局之年,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起步之年,做好今年的黄(沁)河防汛工作意义重大。 一、防洪形势 黄河自陕西潼关进入我省,流经三门峡、洛阳、济源、焦作、郑州、新乡、开封、濮阳等8市、25县(市、区),全长711公里,其中孟津至台前444公里为设防河段,黄(沁)河堤防总长810公里。 我省黄河防洪与治理历来受到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防洪工程体系不断完善,抗洪能力不断加强。通过全省党政军民长期不懈的艰苦努力,战胜了历年洪水,赢得了黄河岁岁安澜,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由于我省黄河地理位置特殊,河道形态复杂,加之洪水泥沙尚未得到根本控制,防御措施还不够完善,存在着许多问题,防洪形势依然严峻。 一是“二级悬河”形势严峻。目前,我省最严重的河段主河槽平均已经高出滩地4米之多。一旦发生较大洪水,很易产生主流变化,主流顶冲堤防或顺堤行洪,危及堤防安全。 二是游荡性河段河势没有得到有效控制,中小洪水造成河道工程出大险、恶险的可能性还很大;部分堤防强度差、隐患多,防守任务重、难度大。 三是大洪水威胁依然存在。小浪底到花园口之间还有2.7万平方公里无工程控制区,若发生百年一遇的暴雨洪水,花园口站洪峰流量仍可达到15700立方米每秒。 四是滩区群众安全问题突出。我省黄河滩区居住着100多万人,安全设施少、标准低,不能满足迁安避洪需要,滩区群众生命财产仍受到洪水威胁。 五是沁河防洪形势不容乐观。沁河上游无控制性工程,下游同黄河一样为地上悬河,堤防防洪标准仅为20年一遇,一旦发生大洪水,直接危及豫北平原、京广、焦枝等铁路干线及卫河下游广大地区安全。 六是部分干部群众水患意识不强,麻痹思想严重,对黄河抗洪抢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认识不清,存在工作不落实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