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律师咨询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法律法规 >> 法律文章
嘉兴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嘉兴市商品交易市场“十一五”发展规划的通知
【字体:
【发布部门】 浙江省嘉兴市人民政府  
【发文字号】 嘉政发〔2006〕39号
【发布日期】 2006-04-24
【实施日期】 2006-04-24
【时效性】 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 地方司法
【法规类别】
嘉兴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嘉兴市商品交易市场“十一五”发展规划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直属各单位:
  《嘉兴市商品交易市场“十一五”发展规划》已经五届市政府第32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嘉兴市人民政府
二○○六年四月二十四日
 
商品交易市场 “十一五” 发展规划

  为加强对我市商品交易市场发展的宏观指导,促进市场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根据《嘉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纲要》,特制定本规划,规划期限为2006年至2010年。
  一、“十一五”期间我市商品市场发展的现实基础和背景
 
  (一)“十五”期间我市市场建设发展的现状。
  “十五”时期,我市积极推进市场 “二次创业”,市场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市场业态明显提升,涌现出一批省、市重点专业市场,市场规模和影响力位居全省三甲,市场提升发展速度名列全省前茅。截止2005年12月底,全市共有商品交易市场326个,年成交额620.78亿元,比2000年底增长116%,年均增长率17%。年成交额超亿元的市场41个,超10亿元的9个,超100亿元的2个。海宁中国皮革城、中国茧丝绸交易市场被授予省重点市场(全省共20个重点市场);濮院羊毛衫市场、海宁家纺装饰城等6个市场被授予省区域性重点市场。海宁中国皮革城、嘉兴中国茧丝绸交易市场等8个市场被授予省百强市场。“十五”时期,我市市场发展呈现出三个特点:一是市场改造进程加快,市场组织化水平提高。大力改造市场硬件设施,扩大商位面积,完善仓储、物流、网络等配套功能,涌现出海宁中国皮革城、中国茧丝绸交易市场、濮院羊毛衫交易市场、嘉禾北京城等一批档次较高、设计新颖、功能齐全的商场化市场。越来越多的市场经营者在竞争中扩大规模、增强实力,由个体户向法人化、公司化转变,建立科学的治理机构、决策机构,提高了组织化程度。二是经营模式和交易方式开始转变,市场业态逐步提升。中国茧丝绸交易市场、海宁中国皮革城等一些市场改变过去以现场、现金、现货为主的“三现”交易方式,探索发展商品展示、合同交易、电子商务等现代交易方式。三是创新监管方式和手段,提高经营行为规范化程度。监管环节从事后查处为主向事前、事中、事后全程监管拓展,监管内容从过去主要检查外部包装标识向检查商品内在质量拓展,监管方法从过去目测判断向利用现代技术仪器测定拓展,处理方式从过去处罚为主向教育、制止、规范、信用约束等多管齐下拓展,促进了市场监管效能的提高和监管职能的到位。
  当然,在市场发展呈现良好态势的同时,仍然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一是由于经济利益驱动,存在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二是市场经营者创新意识不强。三是原有的粗放式经营和低水平管理以及一些经营者诚信度不高等现状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四是一些市场缺少熟悉市场交易规则、精通市场培育发展的专业人才,一些经营者的素质还不适应现代市场管理的需要。
  (二)“十一五”市场发展的背景。
  “十一五”时期,我市商品交易市场发展面临良好的机遇:一是市委、市政府对商品交易市场的提升发展十分重视,把商品交易市场发展作为第三产业发展的重大课题进行专题研究,解决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为商品交易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和更加宽广的空间。二是经济快速发展和全球化进程加快为商品市场发展拓展了新的领域。2005年,我市GDP总量达到1155.71亿元、财政收入135.14亿元,人均GDP达到4200多美元,根据国际发展经验,人均GDP 进入3000美元台阶后,服务业在经济发展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多元化投资主体举办市场为我市商品交易市场注入新的活力,使大量外资、民资落户嘉兴,促进了商品交易市场的发展壮大。三是嘉兴的区位优势、特色产业和体制机制活力等为市场的提升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嘉兴是浙江东北部的重要交通枢纽,铁路、公路、水路网络完善,四通八达,交通十分便利。平湖服装生产企业有近千家、海宁皮革生产企业有2000多家、桐乡羊毛衫生产企业有900多家、秀洲王江泾纺织生产企业有310多家、王店小家电生产企业有140余家,强有力的产业依托,为商品交易市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
 
  (一)总体思路。
  “十一五”时期我市商品交易市场发展的总体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落实 “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要求,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部署,以整合市场资源、优化结构和布局为主线,以改造市场基础设施为重点,以创新市场发展理念、服务功能、交易方式和经营模式为动力,全面提升市场流通业态,努力把我市建设成为长三角特色商品物流中心,浙江省商品市场强市,全国品牌市场大市,不断提高全市商品市场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推进市场向规模化、现代化、信息化、规范化方向发展,为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作出新的贡献。
  根据我市商品交易市场发展的总体思路和内在规律,“十一五”时期市场发展应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1.市场改造与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相适应。商品市场改造要紧密结合我市城乡一体化进程,在空间布局、功能定位、硬件设施、购物环境、经营商品等方面适应城乡一体化发展要求,提高市场品位,完善市场功能,满足城乡居民消费需求。
  2.市场提升与产业升级相互动。要利用块状经济优势、紧紧依托本地产品,以工带贸、以贸促工,更好地服务和带动区域特色产业发展,推动我市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注重市场与旅游、商贸、信息、会展等产业的结合,形成商品市场与相关产业的良性互动。
  3.改革创新带动市场业态提升。根据商品市场发展实际,深化市场体制改革,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引导市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高市场组织化程度。进一步创新市场发展理念,拓展市场服务功能,改善市场交易方式,应用新型经营模式,推进市场流通现代化,促进商品市场业态提升,提高商品市场现代化水平和国际化水平。
  4.政府导向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充分发挥政府在制订发展规划、出台扶持政策、确定设施标准、提供良好服务、规范经营秩序等方面的导向作用,推进商品市场有序、健康发展;遵循市场经济规律,运用市场机制,优化各种要素资源配置,实现商品市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
  (二)发展目标。
  根据上述总体思路和基本原则,“十一五”期间我市商品交易市场要
分享到:
无需注册,30秒快速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