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律师咨询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法律法规 >> 法律文章
本溪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本溪市发展循环经济实施方案的通知
【字体:
【发布部门】 辽宁省本溪市人民政府  
【发文字号】 本政发〔2006〕11号
【发布日期】 2006-04-27
【实施日期】 2006-04-27
【时效性】 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 地方司法
【法规类别】
本溪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本溪市发展循环经济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自治县、区人民政府,本钢、北钢,市政府各委办局、直属机构:
  现将《本溪市发展循环经济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二○○六年四月二十七日
 
本溪市发展循环经济实施方案
 
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的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可以更有效地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以尽可能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而使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相互和谐,促进资源永续利用。“十一五”期间,本溪正处在调整经济结构,以缓解资源瓶颈制约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为实现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把本溪从“资源枯竭型城市”建设成“钢铁城、森林城、中药城、旅游城”发展目标,按照科学发展观和国家、省的有关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发展循环经济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具体指标
  (一)指导思想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步伐,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以工业经济循环为主导,以清洁生产为起点,全面推进全社会的循环经济发展,建立健全循环经济法规体系、科技支持体系和运行体系,实施振兴老工业基地发展战略,努力构建资源循环型经济发展模式,建设节约型社会,实现经济、环境与社会协调发展。
  (二)总体目标到2010年,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发展循环经济运行管理机制、政策法规体系;形成具有循环经济特征的产业体系和消费体系;经济结构趋向合理,经济增长方式得到根本转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力争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的资源、能源利用效率有较大幅度提高,废弃物排放量显著削减;形成一批具有较高资源生产率、较低污染排放率的清洁生产企业;基本建成重点领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和危险物处置体系;为我市初步建立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经济效益好的资源节约型社会奠定基础。
  (三)具体指标到2010年末,全市实现如下各项指标——节能目标:全市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综合能耗达到2.72吨标准煤,比2005年末下降20%;新建建筑执行节能65%的标准,城市集中供热率达到90%;
  ——节水目标:全市万元国内生产总值取水量下降到115立方米以下,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95%;农业灌溉水平均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
  ——资源综合利用目标:工业固体废弃物年排放量控制在1600万吨以内,综合利用率达到50%;矿产资源总回收率和共、伴生矿综合利用率分别提高5个百分点。
  ——新型建筑材料目标:全市水泥散装率实现50%;建筑节能材料使用率不低于80%;新增新型建筑材料3亿标准块能力,达到10亿标准块能力,城镇新型建筑材料产量占建筑材料比例达到100%。
  ——环境资源目标: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80%,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达到95%;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0%;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比2005年削减5%。
  ——再生资源目标:主要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量提高65%;建成的污水处理厂运行负荷达到80%,城市中水回用率达到30%;
  ——生态保护目标:矿山生态破坏复垦恢复率大于30%。
  二、主要任务
  (一)加大产业、产品结构调整力度
  1.调整产业结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初步实现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根据我市“十一五”规划,把发展循环经济同全市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结合起来,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产业体系。高起点改造传统工业,做大做强做优冶金支柱产业,加速建设精品板材和装备制造业配套的钢(铁)材深加工产业,加快发展接续产业,搞好旅游业,抓好现代中药产业,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严格控制资源消耗规模,加快淘汰能耗高、污染大、效益差的落后工艺设备,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2.拉长产业链,调整产品结构,发展资源节约型工业。本钢、北钢产品以精品板材、合金钢棒材、精品机加材和精品建筑材为主,形成精品板材、高品质建筑用钢材生产基地;利用钢铁产业的产品优势,拉长钢铁产业链,建成以汽车、机械设备、新型五金制品等装备制造业配套加工基地;依托本溪药材资源大力发展现代中药,建设一流现代中药生产基地;以二极管、种衣剂、超薄铜箔等一系列产品为龙头形成多样化的产业格局;完成辽宁工源水泥集团新上三条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建成东北最大的水泥生产基地。
  3.推广农业清洁生产模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无公害化农业、生态农业发展。要加快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和农业资源综合利用等农业清洁生产模式,大力推广集沼气池、畜禽舍、厕所、日光温室于一体的“四位一体”北方农村能源生态模式,推进秸秆气化、太阳能房等农村新型能源开发,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实现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生产的良性循环。
  4.制定发展循环经济的产业政策。根据国家、省、市国民经济发展规划、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以及重点行业的产业政策,尽快制定符合本溪实际情况的产业发展指导目录及准入标准,加快产业组织结构调整,提高资源消耗大、污染严重产业产品的市场准入门槛,限制和淘汰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落后工艺、技术、产品和设备。同时,要加强政策导向,鼓励提高资源节约型产业集中度,鼓励资源节约型企业间的联合重组,发展和壮大规模经济。
  (二)加强管理,推进全社会节约能源
分享到:
无需注册,30秒快速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