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律师咨询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法律法规 >> 法律文章
关于印发《扬州市体育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的通知
【字体:
【发布部门】 扬州市人民政府  
【发文字号】   
【发布日期】 2006-01-30
【实施日期】 2006-01-30
【时效性】 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 地方法规
【法规类别】 其他

关于印发《扬州市体育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的通知

      扬府办发〔2006〕134号

      

      

      

      关于印发《扬州市体育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各委、办、局(公司),市各直属单位:

      《扬州市体育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二OO六年十月三十日

      

      

      扬州市体育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

      

      “十一五”期间是扬州经济社会大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关键阶段。随着经济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体育事业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群众对体育的需求空前高涨。为进一步推动“十一五”期间全市体育事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总结“十五”期间的经验,结合扬州实际,制定《扬州市体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

      一、“十五”计划完成情况

      “十五”期间,我市体育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体育法》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奥运争光计划》,抢抓机遇,克难奋进。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和设施建设等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基本实现了“十五”计划目标。

      (一)群众体育

      “十五”期间,我市群众体育工作发展很快,广大群众科学健身的意识和水平不断提高,体育组织网络逐步健全,体育活动丰富多彩,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初步形成。全市有40%的人口经常参加体育锻炼;100%的街道和50%的乡镇开展了“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八个一工程”的创建工作;全市共有体育社团组织12个,批准授予技术等级的社会指导员3370人,其中国家级11人、一级70人、二级949人、三级2340人;晨晚练点遍及全市城乡,建成亲民、便民、利民的全民健身工程14个,工程点234个,全市各社区和乡镇的布点率达100%;国民体质监测为城乡居民免费监测万余人次,并为国民体质监测数据库提供有效样本2909个;全市有10个乡镇被授予省亿万农民健身活动乡镇,2个街道分别被授予全国和省体育先进社区;每年全民健身周期间参加活动人数达25万人次以上,组织全民健身活动多达120项次,我市全民健身周活动多次受到国家体育总局和省体育局的表彰。

      (二)竞技体育

      “十五”期间,我市竞技体育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业余训练项目、规模不断扩大,教练员综合素质和训练成绩不断提高,成功承办了各级各类体育竞赛。“十五”期间,新增自行车、散手、体操、OP、拳击、网球、射箭、花样游泳、跆拳道等9个业余训练项目,引进高水平教练13名。现有业训项目26个,参训人数1500余人,重点队员300人左右,省注册运动员920人。五年里,向省以上优秀运动队和部队体工队输送优秀运动员60人。扬州输送的运动员列全省前6位,输送贡献奖列全省前4位。全国第九届运动会上20名扬州籍运动员代表江苏队参赛取得了7枚金牌;肖爱华、姚烨、袁爱军、宋红娟、姜静等5名运动员参加第二十八届奥运会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组团参加省十五届运动会,获体育道德风尚奖,金牌、总分全面超上届。成功举办了第二十一届世界杯男子乒乓球锦标赛、第二届亚洲艺术体操锦标赛、全国举重冠军赛、全国足球甲B联赛江苏舜天主场比赛、全国竞走锦标赛等国际、国内重大体育赛事及一批省级体育赛事,多次被国家体育总局、省体育局授予全国和江苏省优秀赛区、最佳赛区称号。间隔19年成功举办扬州市第十届运动会。扬州市体校被命名为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国家体育总局艺术体操后备人才培训基地在广陵区挂牌成立,江苏省中长跑、竞走基地落户扬州。全市有省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10所,市级23所;2005年我市圆满完成了承办全国第十届运动会(以下简称十运会)艺术体操、男子举重和男子足球比赛任务,扬州赛区被十运会组委会授予了2个最佳赛区(艺术体操比赛和男子举重比赛)和1个优秀赛区称号。扬州市政府被省委、省政府授予了 “十运会组织贡献奖”。我局被市政府授予“先进集体”称号。同时参赛成绩也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 据统计,十运会我市共有63名运动员参加了21个大项的比赛,共获得9.75枚金牌、4枚银牌、7.5枚铜牌和488.75分的成绩。参赛项目和参赛人数是历届全运会最多的一次,取得的成绩也超历届全运会。特别是我市省队市管优秀运动队中长跑、竞走基地共有10名运动员参加了田径6个小项的比赛,取得了2枚金牌、1枚银牌、2枚铜牌子和62分的优异成绩,超额完成了省体育局下达的1枚金牌、30分的任务,为江苏代表团圆满完成十运会参赛任务作出了积极贡献,被省委、省政府授予了“参赛集体一等功”。

      (三)体育产业和设施建设

      体育产业稳步健康发展,全市体育健身娱乐、体育竞赛表演、体育技术培训等体育主体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效益逐年提高,市场逐步拓展,社会各界参与体育、投资体育的积极性明显增强。体育彩票销售稳步发展。“十五”期间,新增体育彩票销售终端机255台,体育彩票销售3.8亿元,市级公益金收入2850万元,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明显,为体育事业的发展和全民健身活动开展增添了活力和后劲。“十五”期间,投入2000多万元,完成了市体育馆、训练馆的综合改造及体育场二期工程建设;建成了体校简易训练馆,美化整治了校园环境;建成了三片网球场及省中长跑、竞走基地居住、训练用房,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我市体育设施落后的状况。为了承办十运会男子举重比赛任务,市委、市政府在新城西区规划新建体育公园,其中体育馆工程投资近2亿,占地面积13800平方米,建筑面积15000平方米,可容纳6000名观众,是一座极具特色的甲级体育馆,新建成的体育馆圆满完成了全国第十届运动会男子举重比赛任务。

      (四)存在的问题及不足

      体育工作基础总体上讲还比较薄弱,与省内先进城市相比还有差距;各县(市、区)之间,城乡之间体育发展还不够平衡;竞技体育整体水平还不高,优势项目不多,后备力量不足;体育产业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社会化、产业化程度不高,体育市场和总体规模不大;体育经费投入不足,体育基本建设资金增长缓慢;体育法制建设和体育市场管理监督还有待加强和完善。

      二、“十一五”期间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2006—2010年是扬州市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关键阶段,也是体育事业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重要时期。无论从外部环境来看,还是从体育发展规律来看,今后的五年将给扬州体育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十一五”期间,扬州体育发展有着诸多有利条件:一是经济的加速发展将会促进体育消费需求的提高。2010年扬州将在苏中率先实现现代化,人均GDP基本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居民可支配收入显著提高,群众不断增长的体育运动需求空前增强,人们越来越关注自身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这些都将为体育事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二是扬州市第十届运动会和全国第十届运动会为扬州体育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十运会的举办不仅推动了扬州体育运动水平的提高,也加快了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增强了广大群众的体育意识,提高了体育人口的总体比例,为“十一五”期间体育事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三是北京奥运会的举行为体育发展带来重要契机。2008年第二十九届奥运会将在北京举行。“奥运热”、“体育热”已席卷全国,对推动各地经济发展和体育运动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扬州体育也将从中间接受益。我市以此为契机,群众体育、竞技体育和体育产业必将有较大发展。未来五年,扬州体育将实现新的飞跃。

      与此同时,未来五年,我们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主要表现在:举国体制使我市体育发展的外在压力越来越大,全省兄弟市体育实力不断增强,对我市竞技体育水平提高构成新的挑战;扬州竞技体育发展自身存在的问题尚未完全解决,体育后备人材尖子不尖、教练员梯队建设滞后;体育产业总体规模不大、体育品牌还没有形成,对扬州体育的发展会带来一定影响;体育发展资金匮乏,政府的主导资金投入不足,社会投资体育规模偏小,不能满足体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制约了扬州体育强市的建设。

      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

      今后五年,全市体育事业发展指导思想是:继续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体育法》和各项体育方针、政策,以2008年奥运会为契机,全面推动扬州体育事业发展,努力实现“三个转变”,即体育发展模式由政府主导型向社会多元型转变,体育管理方式由微观为主向宏观为主转变,体育参与形式由政府动员向大众自助消费转变。

      全市体育事业发展的基本原则是:

      ——科学发展原则。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注意体育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关系,体育内部协调发展的关系,地区间体育平衡发展的关系,确保体育事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社会化发展原则。在政府投入为主的前提下,积极推进体育社会化发展,鼓励和倡导国有、民营、个体、外资等多种所有制企业投入体育事业,加大对社会办体育的政策倾斜,增强体育事业发展后劲与活力。

      ——依法治体原则。进一步健全体育法制体系,逐步形成以《体育法》为基础,以体育行政立法、行政许可、行政执法、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为主要内容的较为完善的体育法律制度体系。

      全市体育事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

      在“十五”跨越式发展的基础上,再经过五年的艰苦奋斗,全面提升扬州体育整体实力,努力形成体制机制灵活、人才结构合理、场地设施优良、科技教育发达、群众体育普及、竞技水平领先、体育产业繁荣、赛事活动丰富、体育社团活跃、对外交流广泛的体育事业发展新局面,把扬州基本建成与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力争苏中第一相适应的体育强市。

      ——群众体育普及和组织程度明显提高。初步形成亲民、便民、利民的城乡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全民健身场地设施、组织网络、健身活动、科学指导、体质监测进一步完善,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占全市人口的50%以上。

      ——竞技体育总体实力明显增强。每年通过举办和参加大型国际、国内赛事,增强扬州影响力和知名度,提升扬州形象,实现竞技体育水平的大提高,在2008年奥运会上有扬州运动员争金夺银,为国争光,参加全国第十一届运动会为江苏作出新的贡献。

      ——公共体育设施进一步完善。与城市功能相适应,全面完成西区体育公园建设。各县(市、区)按照江苏省新“四个一”标准,搞好基础设施建设。

      ——体育产业初具规模。基本形成结构合理、规范发展的体育健身娱乐、体育竞赛表演、体育技术咨询服务、体育健身培训和体育彩票销售等体育产业市场,体育产业经济总量和年增长成为亮点。

      ——体育科教水平进一步提高。借助省体育局、省体科所、南京体院和扬州大学等资源优势,建设一支德才兼备、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充满活力的科教人才队伍,指导各训练单位,大力实施训、科、医、管一体化。

      四、重点工作任务

      (一)群众体育

      ——充分重视群众体育工作,全面落实全民健身计划,不断提高群众的体育意识,培养群众的健身习惯,在全社会营造浓厚的体育氛围,推进群众体育活动社会化、生活化、多样化、科学化、制度化。大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办好各级各类群众性体育活动,到2010年,全市要力争形成2个在全省范围有较大影响、深受群众欢迎的大型群众性“品牌”活动(赛事),平均每年的活动和赛事要在 20次以上,吸引参与的人数要达到 60万人次,群众体质明显提高,体育人口稳步增加,占全市总人口的 50%以上,其中城镇达到60%以上;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标准人数占总人口的85%左右;达到《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及格标准的学生数占学生总数的96%以上。

      ——健全体育组织网络。加强基层体育组织建设,到2010年,全市力争有80%街道(乡镇)建立文体站,配备专(兼)职体育工作人员。按照体育社团民间化、实体化、市场化、社会化、网络化、国际化要求,进一步理顺体育总会与体育行政部门以及各体育社会团体的关系,增强体育社团的社会功能,充分发挥体育总会和各体育社团在体育事业发展中的作用。到2010年,全市市级体育社团总数达到 15个以上,并辐射到县(市、区)、乡镇,形成网络。各县(市、区)全部建立体育总会、农民体育协会和老年体育协会,各乡镇以及一半以上的行政村建立农民和老年体育组织。

      ——加强全民健身设施建设和管理。到2010年,力争江都、仪征、宝应、高邮、邗江5个县(市、区)全部达到新“四个一”标准;街道(乡镇)、社区再建 10个全民健身工程、80个全民健身点(房),实现全市所有街道、乡镇和社区全民健身设施“满堂红”,在有条件的村先建立一批全民健身工程(点)的同时,结合中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决策,加大对农村体育的投入,制定农村体育设施建设规划,逐步解决农村体育这个难点、重点问题,同时,建立一套完整、科学、长效的全民健身工程(点)维护管理体系,在资金、人员、制度等各方面都有明确的保障,基本缓解全民健身工程(点)维护管理矛盾。

      ——全面实施“八个一工程”建设。按照市政府提出的在城市社区农村乡镇构建基层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八个一工程”要求,坚持“活动和建设并举,以建设为重”的方针,全面建设“八个一工程”,力争到2010年,全市城市社区和农村乡镇达到“八个一工程”要求。

      ——加强群众体育工作队伍建设。着力提高社会体育指导员、健身知识讲师团、体质测试等三支队伍整体素质,到2010年,全市社会体育指导员比例力争达到 12人/万人,确保每个社区范围内有10名以上社会体育指导员,其中技术传授型指导员人数显著增加,传授能力明显增强;各级讲师团广泛开展体育科学知识讲座,每个讲师团每年要进社区为群众开展4次以上体育知识讲座,使讲师团工作经常化、制度化;健全体质测试的三级网络,测试器材先进,测试队伍稳定,常年为群众开展体质测试服务。

      ——积极做好群众体育争先创优工作。到2010年,城区力争80%以上的街道达到省级城市体育先进社区标准,30%以上的街道达到全国城市体育先进社区标准,10个以上乡镇进入全国、省“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行列,“全民健身周活动”先进单位明显增加,在全省继续保持群众体育领先地位。

      (二)竞技体育

      ——认真贯彻国家体育总局《2008年奥运争光行动计划》,深入实施江苏竞技体育“1029工程”,坚持“改革创新、优化结构、服务奥运、突出重点、提高效益、协调发展”的发展战略,推动我市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以备战2008年第二十九届奥运会和2009年全国第十一届运动会为重点,进一步提高竞技体育水平。2008年力争有5名左右扬州籍运动员代表国家参加第二十九届奥运会,并能冲金夺银,为国家做出较大的贡献。

      ——促进科学技术与运动训练的紧密结合。坚持科教优先,深入实施“科教兴体”、“人才强体”战略,坚持教育与训练、体育科研与运动实践相结合,努力建立体育基本现代化所需要的科技服务和教育教学体系,为体育事业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充分发挥我市科教资源的优势,密切优秀运动队与扬州大学、教育学院等高校的联系,组织力量对重点项目和关键技术进行联合攻关。大胆引进先进的训练理论,不断改进训练手段和方法,加强技术创新,提高科技含量,提高训练质量。大力推进训、科、医、管一体化,优化管理体制,充实优秀人才,增强科技攻关能力,提高组织程度、科医服务水平和综合管理效益。坚持“严令禁止、严格检查、严肃处理”的工作方针,加大反兴奋剂工作力度。

      ——努力做好后备人才输送工作,建立好后备人才基地。加强体教结合,加大投入,巩固体教联合办队成果。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建立体育网点,形成自身优势项目,大力创建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体育传统校和体育后备人才基地,使校办运动队、俱乐部、传统项目学校、后备人才基地融为一体并真正办出效益。到2010年,力争在全市范围内建立2-3个国家级后备人才基地,15-20个省级体育俱乐部、传统校、训练基地和一批市级体育训练基地,重点办好市体育运动学校。全市参加业余训练总人数保持2000人以上;常年有效训练人数保持在1000人以上;重点培养和跟踪300名有一定培养前途的后备人才;周期内向国家和省培养输送优秀运动员不少于50人。以迎战综合性运动会为战略重点,以培养输送优秀运动员为主要目标,力争在全国第十一届运动会上有更多的扬州籍运动员代表江苏参赛,并力争取得8枚左右金牌的好成绩,为江苏省做出的贡献保持领先地位。

      ——加强业余训练人才培养。以迎战省综合性运动会为阶段性目标,力争在2006年省十六届运动会和2010年省十七届运动会上排位前移,输送和贡献列全省前列。

      ——不断深化体制改革,完善训练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实施公开招聘、竞聘上岗、双向选择等制度;按照重业绩、重能力的原则和职称制度改革的相关规定,建立体育专业人员评聘分开的科学机制和实施办法;坚持以业绩为取向,试行高层次体育人才协议工资制、风险工资制等多元化分配形式;大力表彰综合素质优秀、业绩突出的体育人才,对在省级以上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运动员、教练员给予奖励;重点引进一批实战经验丰富的教练员人才和水平高、潜力大的运动人才;积极实施“人才强体”战略,大力推进体育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优化项目结构,调整项目布局,突出重点,走集约发展的精兵之路。

      ——扩大办赛规模,提高办赛层次。到2010年,力争每年举办全国、国际比赛2-3项次,国际赛事吸引10-20个国家和地区运动员参赛。每年举办省级比赛2-4次、市级比赛不少于15项次。继续办好扬州市第十一届运动会,承办好2007年亚洲乒乓球锦标赛。

      (三)体育产业

      不断深化体育改革,大力发展体育产业,努力创造各种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充满活力的体育发展体制和运行机制,逐步形成以体育主体产业为基础、多业并举、多种所有制并存与共同发展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加快体育产业增长速度。到2010年,体育产业增加值力争达到全市GDP的0.8%以上,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十一五”期间,全市发行体育彩票5亿以上。

      ——大力发展体育产业。以本体产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争取到2010年末,建设成以竞技体育经营、体育咨询培训、体育广告、体育彩票、体育休闲等本体产业为主,体育产品制造、体育产品销售等相关产业为辅的门类齐全、布局合理的体育产业结构。推进体育健身休闲和竞赛表演等本体产业市场的发展,带动体育用品生产、销售,以及相关产业市场的发展,逐步形成以体育服务业为基础,多业并举,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的体育市场新格局。

      ——积极争取政策支持。促进有关体育产业发展的金融、税收、土地、管理等方面的扶持政策出台。

      ——推动社会兴办体育产业。坚持“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鼓励社会各行各业、境内外企业单位和个人参与体育市场开发、投资体育产业建设,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的体育产业发展格局。

      ——加强国有资产的管理和开发。随着扬州西区体育公园的逐步建成,我市的国有体育资产将有巨大增量。要开拓思路,管理和开发好国有体育资产。继续挖掘现有场、馆、校的产业潜力,提高服务水平,合理搞好有偿服务,使场、馆、校的产业经营走向市场化和社会化。

      ——进一步加强体育彩票销售工作。规范体育彩票销售工作的管理,完善运作机制,促进我市电脑体育彩票销售网络和销售队伍的健康发展。

      ——加强体育产业队伍建设。力争到2010年建成一支懂经营、善管理、专业能力强的高素质体育产业管理人员队伍。

      (四)体育设施

      全面完成西区体育公园建设,以新的更高起点规划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加大公共体育设施投入力度,进一步完善市、县(市、区)、乡(镇、街道)、村(居民小区)五级体育场馆设施网络,优化空间布局,提高体育服务能力。到2010年,全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0平方米以上,其中,人均公共体育设施用地面积0.3-0.4平方米。

      ——加快体育设施建设。改变目前业余训练基地规模小、项目少、布局分散的现状,在新城西区规划建设体育公园项目。主要有:一座容纳6000名观众的体育馆,一座能容纳30000人的体育场,一座射击馆,一座室内网球馆,一片自行车训练场和风雨操场,二片足球训练场,一座游泳跳水馆,一座综合训练楼,一所能满足800多名学生教学、训练和生活的体育运动学校,一片国家级全民健身中心,形成点线结合、与现代化城市相适应的体育设施布局。

      ——积极推进县(市、区)体育场馆设施建设。全面提升县级体育设施建设标准,积极实施“新的四个一工程”,引导和鼓励各县(市、区)至少建设一个1万座以上的塑胶跑道标准体育场(田径场)、一个3000座左右的体育馆、一个室内标准游泳池和一个3000平方米以上的全民健身中心,鼓励通过科学设计使多个场馆结合起来建设,以提高投资效益和运行效益。有条件的县(市、区)要面向现代化,适当提高体育设施的建设标准和档次。

      ——制定全市体育设施建设布局方案。认真实施《体育法》、《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城市社区体育设施建设用地指标》以及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体育工作加快体育强省建设的决定》,在新建住宅小区建设配套相应的体育健身设施,方便群众就地就近参加健身活动。充分利用城市广场、公园等公共场所和适宜的自然区域建设全民健身活动设施。积极协调建设、土地等有关部门在体育设施建设的项目立项、土地征用、规费减免等方面给予支持和优惠。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创新观念,努力构建“大体育”格局。

      1、进一步提高对做好新时期体育工作的认识。体育是全市“三个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实现现代化首先必须实现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的基础就是人的身体素质,没有健康的身体素质,就谈不上较高的综合素质,更谈不上实现现代化。做好体育工作必须从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高度着眼,适应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水平,适应扬州城市建设和地位的要求,适应不断增长的人民群众生活的需要,从思想和观念上把体育工作摆上重要位置,提高对做好新时期体育工作的认识。

      2、加强体育工作的总体规划和指导。一是搞好新时期体育发展的宏观规划,结合我市实际,分类制定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发展、体育设施建设、体育用地、体育人才队伍培养等各方面规划,明确指导政策,加强工作的计划性;二是加强对各县(市、区)体育工作的指导,积极争取政府的支持,将各县(市、区)体育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加大对县(市、区)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发展等各方面的扶持力度,提升县(市、区)体育的整体水平;三是提高对体育资源的配置能力,按照体育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的要求,加强对体育人才资源、体育设施资源、体育无形资产的宏观调控,搞好各种资源间的整合,做到合理配置,提高工作效率。

      3、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一是继续争取各级政府加强对体育工作的投入力度,按照中央8号文件和省市有关文件精神,保证体育事业资金投入的稳步增长 。参照周边市做法,积极争取政府主导投入,力争年体育事业经费100万人以上的达到人均1.5元标准,100万人以下的达到2元标准;二是积极争取政策扶持,加强与政府各部门协调,在人才引进、设施建设、体育投资等各方面制定各类优惠政策,促进体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三是拓宽体育投资渠道,推进体育社会化发展,加大体育宣传力度,吸引外资、民资等各类资本投入体育,增强体育活力。

      4、扩大体育对外交流,构建体育发展新平台。充分利用对外友城交流,扩大体育合作面,转变思想,加强互动,变互访交流为技术合作。开展跨地域的体育交流,积极推动人员往来和技术培养,采用联合办学、人员技术引进、外派人员等多种形式,学习先进技术和经验,切实增强我市体育运动水平。

      (二)健全组织,树立品牌,不断完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

      1、切实完善基层群众体育组织建设。强化各级全民健身工作机构,在目前县(市、区)、街道(乡镇)的体育工作机构的基础上,把全民健身工作组织和机构向社区和农村延伸,以社区、农村体育组织为抓手,推动基层群众体育的发展。“十一五”期间要积极争取各级政府对群众体育的关心和支持,将事业经费、基本建设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和基本建设投资计划,并随着本地区国民经济的发展逐步增加,确保比“十五”期间的经费投入有所增加。要继续坚持对公益性群众体育活动的政府主导投入,保障全民健身工作的经费,使全民健身工作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

      2、努力打造扬州群众体育品牌。一是打造设施品牌。继续加大投入,在全民健身工程(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设施建设模式,逐步将健身房、小篮板等群众喜爱的设施项目融入到全民健身设施建设中。二是打造管理品牌。要探索和完善全民健身设施的长效管理模式,推动维修基金建设,多部门协同配合,走出一条符合扬州实际的全民健身设施长效管理之路。三是打造活动品牌。结合扬州实际,进一步广泛开展元旦长跑、全民健身体育节等大型群众性体育活动,不断扩大活动的影响,力争在全省范围内树立起扬州品牌。

      3、健全全民健身工作的激励机制。总结经验,不断完善群众体育的评比表彰体系,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促进全民健身工作深入、稳定、持续地开展。继续进行“群众体育先进”、“六送体育进社区”、“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城市先进体育社区”、“全民健身周”等评选活动,在全市群众体育工作中形成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提高群众体育工作的整体水平。

      4、加大全民健身工作宣传力度。充分发挥电视、报纸、广播等媒体的宣传作用,不断扩大全民健身活动的影响,并通过网站等信息平台向社会及时发布全民健身活动信息,进一步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全民健身意识和参与积极性,吸引更多的群众投入到全民健身活动中来,带动全市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发展。

      (三)深化改革,培养人才,推动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

      1、不断推进竞技体育体制改革。以2008年奥运会为契机,进一步巩固以优秀运动队为龙头,以基层体校为基础的竞技体育体制,推动业余训练效益布局改革,健全优秀运动队和业余训练的衔接,强化优秀运动队的领头作用,逐步建立、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符合现代体育运动规律、依托社会、国家调控,有自我发展活力的竞技体育运行机制。

      2、做大做强优秀运动队。在现有规模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大做强省队市办优秀运动队,适度扩大优秀运动队规模、继续增加编制数。各项目运动队要进一步强化目标责任制,做到突出重点,巩固优势项目,振兴弱势项目,以十一届全运会为突破口,力争形成新的增长点。充分运用各种政策,采取“内引外联”、“走出去请进来”的策略,通过向国家和省输送高水平运动员,积极引进优秀人才,努力提高运动队的整体实力。继续贯彻“三从一大”科学训练的原则,做到把握规律,着力提高训练质量;遵循规律,着力提高运动技术水平;研究规律,着力提高科学训练水平。真正实现“训、科、医、管”一体化,从体制上、机制上把训练、科研、医疗保障的力量组织起来;在提高自身科研技能的同时,充分利用社会的科研医务力量;在加强生理科技攻关的同时,重视心理服务的作用。

      3、健全体育后备人才训练网络。“十一五”期间,市代表队进一步做大做强,7个县(市、区)全部开展市队区县办项目,并力争在省运会上所获金牌占代表团金牌总数1/3以上。以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管理为龙头,将相关中小学校纳入业余训练的网点,从而建立起“市代表队—市队区县办—区县布局班—网点学校”层层衔接的体育后备人才训练网络。同时,按照“扩大初级、调整中级、加强高级、提高效益”的原则,在训练形式和层次方面,继续实行分级管理,扩大业余训练规模,鼓励多种形式的业余训练,逐步完善以市级体校为核心,区、县级体校、体育传统学校、后备人才试点校及网点校层层衔接的业余训练网络体系。继续做大做强市代表队项目,巩固优势项目,发展新兴项目,振兴弱势项目;继续加强对体育传统学校、后备人才试点校等网点学校的管理和效益布局,巩固体教结合成果。

      4、建立效益投资体系。根据全市竞技体育发展的总体目标,建立若干效益评估奖惩制度,做到定期检查与考核,并根据任务需要,不断调整经费比例和方向。适当调整和增加传统项目学校、项目网点校的经费投入,逐步建立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和网点校的效益投资体系。努力拓宽竞技体育经费来源渠道,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加速竞技体育与经济联姻,为我市竞技体育的发展积累资金。

      5、加强市场化运作。要充分体现体育来源于社会、服务于社会的思想,实行“放开一片,强化一片”,凡群众基础较好、具有一定市场开发能力的项目,积极创造条件,逐步放开建立单项学校、单项俱乐部等,依靠多方面力量,多渠道谋求项目发展出路。深入进行竞赛体制改革,大胆引入市场机制,增强竞赛的活力,继续积极探索政府管理、社会办赛、市场运作的新路子,以创新的思维、改革的方式举办各类竞赛。

      (四)培育市场,健全体制,促进体育市场的全面繁荣。

      1、繁荣体育健身休闲市场。充分发挥公共体育场馆设施在体育健身休闲市场的引导示范作用。在保证国有体育场馆产权不变、体育功能不变、公益性不变的前提下,通过实行企业化管理,逐步实现国有体育场馆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提高自我运转能力和社会经济效益。积极鼓励和扶持社会力量跨地区、跨行业参与体育健身休闲市场开发。

      2、激活体育竞赛表演市场。加大改革力度,努力探索政府管、社会办的新路子。鼓励社会力量以冠名、冠杯、广告等形式广泛参与各类比赛,允许和鼓励社会体育经纪组织和个人积极承办国内外高水平商业比赛,争取形成1-2项定期举办的传统体育赛事。

      3、开拓体育用品消费市场。帮助地方体育企业和政府管理部门建立联系,对有一定前景、已经形成一定规模的地方体育品牌给予政策倾斜,争取培养2-3家省和国家级品牌产品。鼓励具有一定规模的大中型体育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通过兼并、联合或重组等形式做大作强。

      4、完善体育产业管理体制。按照政企分开、政事分开和管办分离的原则,逐步建立涵盖整个社会的体育产业管理体制。建立科学规范的体育产业统计评估体系,掌握体育产业发展动态,为政府制定体育产业发展规划和政策提供依据。建立体育产品和行业的服务标准体系,规范体育市场生产、销售、服务行为。

      (五)增强素质,提高能力,切实加强体育队伍建设。

      1、搞好政治理论和业务学习。进一步完善全系统理论学习制度,加深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解,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干部职工的继续教育培训,鼓励利用业余时间自学,把学习和培训情况列为干部考核评议的重要内容,从而在全系统形成人人想事业、个个干事业的团结奋进的局面。

      2、加强干部队伍建设。通过公开招聘、内部公平竞争,引进聘用在市场上有竞争能力、善于管理、勇于开拓的新型人才。同时,推行岗位竞争,打破人员身份界线,能者上、庸者下,合理配置人才资源,实行动态管理。同时,搞活内部工资分配,把任务指标的完成情况与工资收入直接挂钩,充分调动各类人员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提高党员干部的执政能力。

      3、加强教练员队伍建设。提高教练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努力培养和引进一批具有较高政治文化素质和技术水平的教练员,迅速改变我市教练员队伍青黄不接的状况。加强中青年教练员的培养深造,有计划地选拔和培养一批富有创新精神、结构合理、发展潜力大、适应竞技体育发展需要的高水平教练员。引入竞争机制,结合人事制度改革,健全教练员岗位责任制和考核制度,完善以输送和综合性运动会成绩为主要内容的目标管理办法,制定与之相适应的激励政策。

      

      扬州市体育事业发展“十一五”主要指标汇总表

      

      

      指 标 内 容 2005年数据 2010年目标 目标属性

      群众

      体育 体育人口 40% 50% 导向性

      社会体育指导员 3370 12/万人 约束性

      全市体质测定合格率 / 80% 导向性

      全民健身工程 17 27 约束性

      全民健身点 234 315 约束性

      竞技

      体育 第29届奥运会参赛人数 / /

      全国第十一届运动会 9.75枚金牌 8—10枚金牌

      省十七届运动会排位 / 7位

      向国家、省输送运动员 60人 60人 导向性

      国家级体育训练基地 2个 2—3个 导向性

      省级体育俱乐部

      传统校、训练基地 15个 15—20个 导向性

      承办国际国内赛事 10—15次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面 95% 导向性

      体育

      产业 体育产业增加值占全市国民生产总值 / 0.8% 导向性

      发行体育彩票 9300万元 5亿元(每年1亿元) 约束性

      体育

      设施 人均体育场地面积 2.0平方米 导向性

      县级体育设施 办争实现新“四个一” 导向性

      建成体育公园 导向性

      体育

      社团 体育总会覆盖面 100% 100% 约束性

      全市体育社团 12 15 导向性

      

      

      

分享到:
无需注册,30秒快速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