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律师咨询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法律法规 >> 法律文章
关于印发《扬州市农业机械化“十一五”发展规划》的通知
【字体:
【发布部门】 江苏省扬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发文字号】   
【发布日期】 2006-10-23
【实施日期】 2006-10-23
【时效性】 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 地方法规
【法规类别】 行政法

关于印发《扬州市农业机械化“十一五”发展规划》的通知

      颁布单位:江苏省扬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扬府办发〔2006〕123号

      

      关于印发《扬州市农业机械化“十一五”发展规划》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各委、办、局(公司),市各直属单位:

      《扬州市农业机械化“十一五”发展规划》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二OO六年十月二十三日

      

      

      

      扬州市农业机械化“十一五”发展规划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市委、市政府提出了“一个建成、两个明显、三个更加”目标。“十一五”是我市实现“两个率先”目标的关键时期,为进一步加快全市农业机械化发展步伐,推进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没,特制定扬州市农业机械化“十一五”发展规划。

      一、“十五”农业机械化发展回顾

      “十五”期间,全市各级农机部门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紧紧围绕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机械化目标,抓住重点,解决热点,突破难点,推动了农机化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推进全市“两个率先”进程做出了重要贡献。

      1、农机装备实力显著增强。到2005年底,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181.4万千瓦,平均每百亩耕地拥有农机动力39.1千瓦,比“九五”期末增加2.3个千瓦。联合收割机发展到6856台,比“九五”期末增长23.6%,其中高性能联合收割机达到2074台,占总保有量的30.3%,在全国地级市中名列前茅。大中型拖拉机发展到5736台,比“九五”期末增长20%。高性能水稻插秧机发展到1361台,在全省处于领先。全市农机装备结构实现了由小型向大中型、低性能向高性能的历史性转变,农机装备数量和质量有了一个新的飞跃。

      2、农机作业水平明显提高。2005年,全市水稻机械化种植面积达到53万亩,占水稻种植面积的17.7%,比“九五”期末提高15.6个百分点。水稻机械化收获水平达到96%,比“九五”期末提高23个百分点。三麦机械化收获水平达到95.3%,比“九五”期末提高15.3个百分点。全市农业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0%,比“九五”期末提高5个百分点。

      3、新机具新技术开发推广明显加快。“十五”期间,我市农机化发展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水稻种植机械化取得较大突破,探索出了标准化、低成本的机插秧育秧技术和农机农艺配套技术规范,水稻机插秧实现了跳跃式发展。在全省率先引进了机械化秸秆还田、油菜种植和收获机械化、粮食低温烘干等新机具进行试验和示范推广。到2005年,全市稻麦秸秆还田机械已发展到2072台,油菜机械化种植面积达到6.5万亩,油菜机械化收获面积达到6万亩,在全省处于领先。与此同时,适应农业结构调整的需要,荷藕采摘、秸秆捡拾打捆、果蔬冷冻保鲜等新机具引进试验和示范推广工作也有了一个较好的基础。

      4、农机跨区作业收入显著提高。“十五”全市各地把跨区作业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一个产业来抓,跨区作业规模逐年扩大,跨区作业收入逐年提高,并形成了“扬州农机”跨区作业服务品牌。“十五”全市农机跨区作业收入累计达到8.77亿元,跨区作业被誉为扬州的新“三把刀”之一

      5、依法管机水平明显提高。“十五”期间,《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相继颁布,省人大修订了《江苏省农业机械管理条例》,省政府制定了《江苏省农业机械推广办法》,农机法律法规进一步健全,全市各级农机部门加大依法管机力度,农机法治化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仅2005年,全市就检审拖拉机17552台,联合收割机3801台,检查各类农业机械20880台次,纠正违章3000多起。黑机非驾、无牌无证、违章超载、非法载客等违法违章行为得到有效遏制。农机维修和供应市场进一步规范,全市农机维修网点换证率达到70%。农机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工作稳步发展,全市累计已有3000多人获得农业部颁发的农机职业资格证书。

      6、农机服务组织改革创新取得明显成效。“十五”期间,全市加快农机服务组织改革创新步伐,各地顺应农机社会化服务、产业化发展的要求,扶持培植了农机专业协会、农机合作社、农机经纪人等新型服务主体。目前,全市已拥有各类农机专业合作经济组织300多个,其中农机专业协会50个,合作社11个,股份制公司2个,作业服务队240个,拥有各类会员10000多人,固定资产5.3亿元,年经营总收入3亿元,纯收入1.5亿元。

      “十五”农机化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农机化导向投入不足,农机化发展缺乏长效投入机制,制约农机化快速发展;二是农机化发展不平衡。地区之间、机具项目之间不平衡加大,影响农机化全面协调发展;三是新机具新技术引进推广与农业结构调整和建设现代农业的要求不相适应,农机适应性、战略性调整步伐不快,区域特色不明显,面向大农业、发展大农机的格局尚未形成;四是基层农机服务体系改革不到位,乡镇农机公益性服务体系还不健全,农机队伍整体素质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五是农机执法手段不硬,农机依法管理的难点较多,农机安全生产形势仍然严峻,等等。

      二、“十一五”农机化发展思路

      (一)指导思想

      “十一五”全市农业机械化发展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执行《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紧紧围绕实现“两个率先”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以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为中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坚持以人为本、分类指导、重点突破、优化结构、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的方针,全面推进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加快发展经济作物、林牧副渔和设施农业生产机械化,大力示范推广生态、环保、资源节约型农机化技术和设备,大力推进农机服务产业化,进一步强化依法管机,全面提升农机化发展水平,推动全市农机化更快更好地发展。

      (二)发展目标

      “十一五”期间,突出发展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加快推进农林牧副渔大农业机械化。到2010年,全市主要农作物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0%(原口径85%),油菜生产机械化取得较快发展,林牧副渔机械化取得较大突破,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

      (三)规划要点

      1、农机动力机械:加快农机装备更新、优化和升级换代步伐。全市大中型拖拉机由5796台增加到8000台,小型拖拉机保有量稳定在50000台左右,拖拉机配套农机具更趋合理。

      2、主要粮食作物生产机械化水平及机械:“十一五”期间,重点加快水稻种植机械化进程。到2010年,水稻机械化种植水平力争达到50%,水稻机收水平达到95%以上;实现三麦生产全程机械化,三麦精少量播种水平稳定在85%以上,三麦机收水平达到95%以上。计划推广高性能水稻插秧机4500台左右,高性能联合收割机1200台左右,秸秆还田机械2000台,农作物秸秆机械化还田和综合利用率力争达到40%。

      3、主要经济作物机械化水平及机具:以油菜生产机械化为重点,大力引进开发蔬菜、茶叶、银杏、荷藕生产等其它经济作物的适用机械。“十一五”推广油菜直播机1000台,油菜种植和收获机械化水平达到30%,特色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化取得明显进展。

      4、林牧渔业机械:“十一五”大力推广林果挖穴、植保机械和鱼塘增氧机、清淤机、鱼饲料生产机械及保鲜成套设备,积极推广畜禽养殖加工、饲料加工成套设备,积极开发推广新型园艺和花卉苗木生产机械。

      5、农产品加工机械:积极引进推广果蔬保鲜库、粮食低温烘干机械、精米加工设备、茶叶成型加工设备、大棚设施机械以及蔬菜生产加工设备等1000台套,提高全市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附加值。

      6、农机服务产业化:“十一五”期末全市农机作业年收入达到15亿元,跨区作业年收入达到5亿元。培植50个“四有”农机服务组织和100个农机示范大户典型。

      (四)分地区发展要求

      沿江地区:大力推广水稻机插秧和机直播技术,率先基本实现水稻种植机械化,加快推进油菜生产机械化。按照建设现代农业和外向型农业的要求,调整农机化发展的重点,加快发展高效农业、特种水产、畜禽养殖、无公害蔬菜、花卉园艺等设施农业以及农产品精深加工机械,积极探索实现农业机械化全面协调发展的新途径和新模式,推动农林牧副渔生产机械化协调发展。

      里下河地区:要高度重视粮食作物生产机械化,要进一步加快水稻机插秧发展步伐,加大高性能联合收割机的推广力度,提高水稻生产的种、收、烘干等环节的机械化水平;要继续大力推广三麦精少量播种技术,恢复提高三麦生产全过程机械化;加快对排灌技术和机械的改造,保持和改善灌溉能力,提高防洪抗灾能力;要加快推广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技术和设施农业技术;积极示范推广油菜、棉花、荷藕等经济作物的机械化生产技术。要围绕水产品、水禽生产,加快引进推广饲料生产、水产品养殖、加工保鲜、贮运等机具和技术,在全市形成秸秆综合利用、设施农业、农产品初加工和水产畜牧生产机械化的区域特色。

      丘陵山区:要大力引进推广粮食作物机械化生产的技术和机具,在加快提高三麦生产机械化水平的基础上,加快推广水稻机插秧和机直播技术,加快研制开发林、茶、果等农副产品生产加工、包装、保鲜等机械设备。大力推广机械化节水灌溉技术和机具,采取喷灌、滴灌、渗灌、微灌等节水灌溉措施来逐步缓解丘陵山区缺水矛盾,促进丘陵山区可持续发展。

      城市郊区:要与城市现代化建设相适应,大力发展与城郊农业、设施农业、观光农业、旅游农业相配套的农业机械,形成现代农业装备、农产品加工和设施农业机械先行示范区的特色。

      (五)发展重点

      “十一五”全市重点组织实施“五项工程”:

      (1)稻麦生产全程机械化工程。以加快推进水稻种植机械化为重点,全面提升粮食生产机械化水平。一是加快水稻机插秧发展步伐。到2010年,全市新增高性能水稻插秧机4500台左右,水稻种植和收获机械化水平分别达到50%和95%以上。二是继续大力发展高性能联合收割机,积极推广高性能植保机械、粮食烘干机械、高性能精米加工等机械,推进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十一五”期间计划推广高性能联合收割机1200台左右,高性能植保机械500台,粮食低温烘干机50台,建设3个水稻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市)、10个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乡镇。

      (2)农机装备调整调优工程。一是加快现有农机装备更新换代步伐。大力发展大中型、高性能、多功能、智能化、环保型农业机械,使全市大中型和高性能农机装备比重占到总量的50%以上,调优调强全市农机装备实力。二是围绕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林牧副渔大农业,积极引进开发推广油菜、蔬菜、林木、花卉园艺、果蔬冷冻保鲜、水产畜禽养殖机械和设施农业机械,推动全市农机化由种植业向林牧副渔各业发展,拓宽农机化发展领域。重点发展蔬菜和花卉播种、移栽机械,以旋耕和植保为重点的设施农业机械,以修剪、移栽为重点的林木、园艺机械,重点示范推广果蔬等鲜食农产品保鲜、粮食及特种农产品低温烘干、茶叶采摘和成型技术等。“十一五”在全市形成多个有特色的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机械化项目。

      (3)农机富民增收工程。一是以农机跨区作业为重点,做大做强农机服务产业,全面打造扬州农机跨区作业品牌。到“十一五”期末跨区作业年收入达到5亿元。二是围绕大农业和大市场,积极开辟农机跨区作业新项目和新途径,拓宽农机为农民增收的渠道。三是大力推广节本增效农机化新技术,加快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四是提高农机社会化、产业化服务水平,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的非农收入。

      (4)农机服务体系创新工程。一是按照“社会化服务、产业化发展”的方向,引导发展一批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农机合作社、农机专业协会等新型农机服务组织,“十一五”期间在市、县、乡建立农机专业协会网络,重点建设10个高性能机具维修中心,50个有一定规模的农机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二是大力扶持发展农机专业户和农机经纪人。“十一五”期间重点培植100个农机示范大户和200个突出农机经纪人。

      (5)农机人才队伍建设工程。围绕科教兴机、人才兴机,“十一五”重点抓好“四支队伍”建设:一是农机管理干部队伍。在全市建设一支热爱农机,政治好、业务强、作风硬的高素质管理人才队伍。二是农机技术人才队伍。在全市建设一支业务水平高、创新能力强的优秀专业人才队伍。三是农机驾驶操作人员队伍。在全市建设一支文化素质高、操作能力强的技能型农机驾驶操作人员队伍。四是农机行政执法人员队伍。在全市建设一支政治过硬、作风优良、依法行政、执法为民的高素质执法人员队伍,以“四个队伍”的建设来提升全市农机队伍的整体素质。“十一五”全市培训各类农机人员5万人次,农机职业技能鉴定人数达到6000人。

      (六)保障措施

      1、推进技术创新,加快科教兴机进程。进一步加强产、学、研、企、推的有机结合,整合农机科技力量,提高农机科技创新能力、转化能力和储备能力。加快国内外先进农机化技术的引进、消化与吸收,加强农机农艺密切配合,加快农机新机具新技术推广普及。加强农机推广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农机人才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多形式、多渠道加强农民机手的职业技能培训,全面提高农机科技创新力和应用水平。

      2、认真落实政策,加大对农机化的投入。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出台的农机购机补贴政策,保持和调动农民发展农机化的积极性。各级财政要稳定和增加对农机化的投入,充分发挥各级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尽快在全市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引导、农民个人和经济组织投入为主体、社会资本和金融信贷为补充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同时要充分利用加入WTO农业协议的“绿箱”政策,健全完善促进农机化发展的扶持和保护体系。

      3、强化依法管机,保障农机化健康发展。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行政许可法》、《道路交通安全法》、《江苏省农业机械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加大依法管机力度,加强农机安全宣传教育,深入扎实开展农机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坚持不懈抓好农机维修和供应市场整治,保障农机安全生产,维护农民切身利益。加强农机行政执法队伍思想、组织、作风建设,建立健全农机化行政执法和执法监督体系,大力推行政务公开,坚持依法行政,依法管机,加强执法检查和监督,全面提高农机法治化管理水平。

      4、坚持改革创新,推进农机服务社会化、产业化进程。坚持农机社会化服务、产业化发展方向不动摇,大力实施以跨区作业为重点的“兴机富民”工程,提高农机对农民增收的贡献份额。大力扶持发展农机大户,农机经纪人、股份制、合作社、农机专业协会等新型服务组织,进一步规范和提高农机服务组织经营和管理水平,满足农业和农民增收对农机化服务多样化的需求。加快乡镇农机站分类改革步伐,明确乡镇农机推广服务机构编制和人员,健全完善乡镇公益性农机推广服务体系,保证乡镇农机工作稳定发展。与此同时,进一步深化农机企事业单位内部改革,增强农机企事业单位面向市场生存发展的基础条件、服务手段和经济实力,提高农机服务“三农”的水平。

      5、扩大典型示范,推动农机化全面发展。围绕“十一五”农机化发展重点,围绕适应农业结构调整和建设现代农业,以项目为依托,在全市建设一批有区域特色、辐射力强的农机科技示范项目。“十一五”力争在全市建成水稻全程机械化、油菜生产、设施农业、花卉苗木、秸秆机械化还田和综合利用、农副产品精深加工、荷藕采摘等10个方面特色农机示范点,以点带面推动全市农机化快速发展。

      6、加强组织领导,营造农机化发展的浓厚氛围。从实践“三个代表”、实现农村全面小康的高度,把农机化发展摆上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位置,列入地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列入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小康村建设考核的重要内容,按照《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的要求,因地制宜,制定切实可行的扶持政策措施,保障农机化稳步健康发展。同时,加强对农机化工作的领导和组织协调,加大各级计划、财政、科技、农业等部门对农机化项目和资金的支持力度,形成推进农机化发展的合力,推动全市“十一五”农机化更快更好地发展。

      

      

      

分享到:
无需注册,30秒快速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