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律师咨询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法律法规 >> 法律文章
关于转发市发改委《前三季度我市经济运行情况和四季度经济工作建议》的通知
【字体:
【发布部门】 浙江省中共台州市委办公室台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发文字号】   
【发布日期】 2006-11-03
【实施日期】 2006-11-03
【时效性】 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 地方法规
【法规类别】 行政法

关于转发市发改委《前三季度我市经济运行情况和四季度经济工作建议》的通知

      颁发单位:浙江省中共台州市委办公室台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文号: 台市委办〔2006〕137号

      

        

      

      各县、市、区党委和政府,市委各部门,市级国家机关各部门,在台省部属各单位,市属各企事业单位,各人民团体:

        市发改委《前三季度我市经济运行情况和四季度经济工作建议》已经市委、市政府领导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学习研究。

      

      中共台州市委办公室

      台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06年11月3日

      

      

                前三季度我市经济运行情况和四季度经济工作建议

      

        今年以来,全市各级根据宏观调控新形势,针对经济运行中凸现的矛盾及时采取有力措施,经济保持“高开稳走”的良好态势。但随着国家宏观调控举措连续出台,“调整、转变、提高”的要求不断强化,而且我市经济运行中出现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必须高度重视,积极应对化解,确保经济运行持续健康平稳。

        一、前三季度经济运行的基本情况

        总体看来,前三季度经济运行态势可概括为:经济运行高位平稳,内在素质继续提升,和谐发展不断加强。

        (一)经济运行高位平稳

        GDP保持“高开稳走”。1-3季度,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036.3亿元,同比增长15.1%,增幅比上半年回落了0.2百分点,但比去年同期提高了2个百分点,居全省第四位,主要表现为“三大产业相得益彰,三驾马车齐头并进”。

        第一产业平稳增长。今年气候条件好,台风灾害少。前三季度实现增加值55.73亿元,同比增长3.3%,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 2.4 个百分点。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103.21 亿元,同比增长6.3%。早稻总产量7.63万吨,与去年持平。渔业产值48.62亿元,同比增加5.16%。

        第二产业高位运行。前三季度实现增加值 559.44 亿元,同比增长 15.7%。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累计完成总产值 1513.39亿元,同比增长25.4%,比全省平均水平快0.8个百分点。产销衔接良好,产销率达到 97.2%。重工业继续加快发展,累计完成总产值903.19亿元,同比增长28.2%,增幅比轻工业(累计完成总产值610.2亿元)高6.9个百分点。五大主导行业规模上企业完成总产值810.22亿元,同比增长24.5%。建筑业加快发展,前三季度完成总产值314.8亿元,同比增长32.3%。

        第三产业加快发展。前三季度实现增加值 421.15 亿元,同比增长16.1%,增幅居全省第二,比去年提高了3.8个百分点。主要是房地产业恢复性较快增长,1-3季度商品房销售额达75.34亿元,同比增长63.5%;商品房销售面积161.3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40%。旅游经济继续较快增长,1-3季度全市旅游总人数达1267.2万人,同比增长25.1%,实现国内旅游收入98.97亿元、海外旅游收入4585.7万美元,分别增长25.2%和46.4%。

        内需持续快速增长。1-9月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1.78亿元,同比增长16.1%,增幅比上半年提高了0.2个百分点,继续保持全省第一。其中,批发零售业 313.03 亿元,增长16.3%;住宿和餐饮业49.78亿元,增长17%。投资保持适度增长。1-3季度,全市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10.8亿元,同比增长23.2%,增幅比上半年回落3.9个百分点,但比去年同期提高 13.3 个百分点。其中限额以上投资354.25亿元,增长22.9%,增幅比上半年回落3.8个百分点。工业性投资累计完成242.38亿元,同比增长34.3%。出口保持稳定增长。前三季度全市外贸自营进出口 61.4亿美元,同比增长 30.6%。其中出口 51.5 亿美元,同比增长34.3%,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3.5 个百分点,增幅与上半年基本持平;进口9.9亿美元,同比增长14.3%。

        (二)内在素质继续提升

        自主创新能力增强。到目前共有市级以上技术中心(研发中心)285家,其中国家级2家,省级69家,市级214家。椒光集团有限公司等13家企业被新认定为“2006年度台州市专利示范企业”。目前,我市共有1家国家级专利试点企业,22家省级专利示范企业,32家市级专利示范企业。品牌创新得到深化,9月我市被评为“2006年全国质量兴市先进市”,有9个产品获得中国名牌称号,到目前为止总数达到14个。

        工业经济效益提高。前三季度全市规模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 1387.99 亿元,同比增长 24.7%。实现利税总额 108.8亿元,同比增长22.7%,其中利润60.89亿元,同比增长22.4%。工业经济效益综合得分 219.1 分,同比提高 12.7 分,主要是新产品产值率达18.5%,得分37.1分,比去年同期提高8分。财政金融运行平稳。前三季度全市完成财政总收入130.37亿元,同比增长20%,其中地方财政收入62.89亿元,同比增长 20.9%,两者增幅分别比上半年提高了 1.4 个百分点、3.8个百分点。9月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623.5亿元,增长23.1%,比年初增加239.16亿元;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1285.15亿元,比年初增加227.99亿元,增长25.1%,今年1-9月的贷款新增额已经超过去年全年的两倍。

        (三)和谐发展不断加强

        三大板块互促共进。前三季度市区生产总值增长15.3%,近几年来首次超过全市平均水平。其中椒江区、黄岩区、路桥区分别增长 14.4%、14.5%、16.8%。北部板块加快发展,天台县、仙居县、三门县GDP分别增长14.5%、15.7%、16.9%。强县(市)板块中玉环县增势强劲,增长18.3%,临海市增长14.9%,温岭市增长13.2%。

        城乡发展更趋协调。农民收入增长快于城镇居民收入。前三季度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6791元,同比增长11.7%,增幅比上半年提高0.7个百分点,比同期城镇居民收入高3.7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604元,同比增长8%。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农村投资快速增长,限额以上投资前三季度完成110.09亿元,同比增长35.1%。前三季度财政预算中农业支出2.9亿元,同比增长26.1%,高出同期全市财政支出增幅6.5个百分点。

        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前三季度地方财政支出中用于教育、卫生、文体广播方面分别为17.3亿元、2.5亿元、2.1亿元,分别增长9%、65.1%、28.9%。并且,第十三届省运会成功举办极大地推动了我市体育事业发展。

      经济运行保持“高开稳走”的良好态势是全市各级各部门近几年来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两个社会”,积极贯彻中央宏观调控的结果,也是今年以来有效采取各项针对性措施的结果。

        一是开展“四大百日会战”,努力缓解要素制约。开展“电网建设百日会战”,至9月底累计完成电网建设投资3.99亿元,完成计划目标的 84.8%,电力供应明显改善,电网拉闸限电大幅减少,三季度全市累计拉电939条次,同比下降87.7%。开展“土地征迁百日会战”,供地速度加快。截止10月13日,今年省安排计划指标的 17 个单独项目及 3 个变电所项目中,已办理农转用项目11个,农用地6011亩,办理指标申请但未上报农转用项目5个,农用地249亩;使用折抵指标项目已上报农转用7642亩,农转用报批率71%。开展“招商引资百日会战”,切实解决了一批项目的已批未到资或到资未落地问题。1-9 月全市新批外商投资企业79家,同比增5.3%;总投资8.17亿美元,同比增 162.5%;合同外资 3.6 亿美元,同比增 131.2%;实际利用外资1.35亿美元,同比增7.4%。大项目增多,新批总投资1000万美元以上的大项目达23个,比去年同期增加14个。开展“重点建设百日会战”,重点建设进展加快。1-9月全市重点工程实际投资109.31亿元,完成年度计划78.1%,高出去年同期 10.2 个百分点。其中省重点工程实际投资 76.41 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87.5%;市重点工程实际投资32.91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 62.5%。开工率稳步提高。2005 年 11 月份至2006年7月份供地443个项目,开工380个,开工率为85%,比上半年提高了 3 个百分点。建成工业性标准厂房 72 万平方米,完成全年任务的72%。

        二是坚持创新为先,加快转变增长方式。加强自主创新,注重“万人专利授权量”指标,设立专利专项资金。完成“四个一百”工程项目库建设(百项市重点工业性投资项目、百项重点企业、百项市重点技术创新项目、百家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建设)。目前我市有 142 个项目列入省技改“双千工程”计划,占全省12%,其中省重点技改项目32个,占全省11.2%,总投资43亿元。

        加强节能降耗和环境保护。召开全市发展循环经济和节能降耗大会,市政府与各县、市、区政府及重点能耗大户签订了节能降耗责任状。前三季度我市规模上企业万元产值综合能耗降低率为 20.1%。继续推进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的污染整治。椒江外沙、岩头化工区环境明显改善,黄岩王西、外东浦化工区实现关停,路桥固废拆解专项整治取得成效。三是深化体制改革,大力推进社会和谐。“综合配套改革试点” 申报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以此为契机,推进改革工作项目化,出台了深化改革实施意见,并将相关工作指标分解到各个部门。强力推进一体发展,协调市区发展,深化南北协作。大力推进农村配套改革。建立合作社财务辅导制度,目前有260家合作社按照省财务制度和会计核算办法进行建帐、核算,农民合作社运行更加规范。关注民生,加大政策性补贴力度,前三季度财政预算中政策性补贴达1.7亿元,同比增长55倍。

        二、当前经济运行中需要关注的几个突出问题

        一要关注土地新政实施后发展空间的拓展问题。8 月 31日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发〔2006〕31号)文件,土地利用管理机制发生重大变化。首先,今后农用地、未利用地的使用全部进入建设用地计划总盘子。这样,每年各地建设用地总量都将受到控制,对我市优势资源滩涂开发利用也会产生影响。其次,以实际用地为标准,考核年度土地利用计划执行情况,第一次将违法用地纳入实际用地范围,实际用地超过计划的,扣减下一年度相应的用地指标,将影响正常报批的建设用地。

        二要关注政府性建设融资问题。政府融资主要是为了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提供更多的公共产品。土地新政之后,土地出让总价款全额纳入地方预算,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土地出让金首先用于土地补偿安置费,其次用于农业土地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上当前房地产市场处于收缩时期,开发商不敢轻易拿地,土地流拍现象时有发生U庋日耐恋厝谧首龇ㄒ涯岩晕獭D壳拔沂姓谧手幸行糯急让飨云螅桃狄幸源罅康亩唐诖⑿钭式鸪械;∩枋┫钅康某て诖睿刈叛现氐牧鞫苑缦铡M恋厥找娲蠓陆凳拐韵钅亢笮式鸷突勾丛唇徊娇萁撸穹缦詹欢显龃蟆?br>   三要关注投资增幅趋势回落问题。今年以来我市投资增长总体平稳,第一、第二、第三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分别增长 28.9%、27.1%、23.2%,预计全年增长 20%左右。投资回落趋势已有显现。随着宏观更加趋紧,调控效应将会进一步显现。从我市固定资产投资的各主要组成部分来看,下一阶段重点基础设施新开工项目有限(最近我市共有 17 个新开工项目被国家检查组列入清理整顿范围),工业性投资受土地新政影响预计用地成本大幅上涨也可能收缩,政府性投资受资金影响无力扩大规模,房地产投资下滑是对当前市场状况的一个必然反应。我市的投资形势将更加严峻。

        四要关注重化工趋势下节能降耗问题。8月31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要求各级政府采取有力措施,推进节能降耗,确保实现“十一五”能源节约目标,并要求将能耗指标作为地方政府领导干部的重要考核内容,实行问责制。从我市看,自 2004 年我市规模上重工业总产值首次超过轻工业后,重化工业呈现加速发展态势。这既是民间资本积累到一定程度寻求扩张的需要,也是台州产业发展升级的必然。但随之而来的是能源消耗的不断攀升。实际上近几年我市能源消费的增长一直快于经济发展。从这个方面来看,短期内经济增长与节能降耗目标存在一定矛盾。因此在节能降耗硬性约束的情况下,能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保护环境,将影响我市明年经济运行。

        五要关注开放型经济形势变化对我市经济的影响。9月15日起国家调整部分商品的出口退税率,此次调整涉及我市出口商品12.8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约25%。其中出口退税率下调的1-9月份涉及我市商品362个,出口金额约10亿美元,占全市出口总额的19.5%;出口退税率上调的1-9月份涉及我市商品53个,出口金额约2.5亿美元,占我市出口总额的4.9%;出口退税取消的 1-9 月份涉及我市商品 30 个,出口金额约2182 万美元,占全市总额的 0.4%。这次调整虽然有利于我市扩大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农产品等出口,但对我市塑料制品、纺织品、家具、户外休闲用品等行业冲击较大。在同期人民币不断升值和贸易壁垒加剧的情况下,这些劳动密集型产品将面临市场淘汰的困境。同时国家对利用外资理念发生转变,将实行内外资政策的并轨,对我市招商引资工作提出更高要求。

        六要关注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问题。如城乡差距依然较大;南北协作仍然存在许多障碍;社会公共资源总量不足,还存在着严重的配置不均衡;安全生产还有待于加强;环境污染等引发社会矛盾的不稳定因素依然不容忽视;社会保障水平仍然需大力提高。

        三、做好下阶段工作的建议

        从前三个季度来看,除投资增势回落较为明显外,其他指标基本延续了上半年的增长势头,预计全年经济运行将继续保持“稳走”态势,年初制定计划任务除利用外资完成有一定难度外,其他指标通过努力均能完成或超额完成。为保证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建议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贯彻落实土地新政,积极拓展发展空间。

      切实加强土地管理和耕地保护。鉴于当前土地利用管理机制的重大改革和当前土地利用规划修编无法启动的实际,我们要按照“挖掘增量、盘活存量、提高容量”的总体思路,研究拓展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新空间。一是开展主体功能区划,摸清增量资源空间分布、数量,拓展增量资源开发途径。二是采取清理闲置土地、运作储备土地、开发利用废弃矿地等手段,盘活存量建设用地。三是要出台提高土地容量的政策措施,向效率要空间,提高土地资源承载能力。

        深化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健全工业用地招拍挂机制。一是要落实土地报批所需资金方案(实行招拍挂之后,企业不再垫付资金,而要由政府支付各项费用)。二是优化报批程序,及时做好供地方案待报。供地前期工作可与农转用报批同步进行。同时要根据省政府的相关要求,妥善处理工业用地历史遗留问题。

        (二)积极推进金融创新,增强政府融资能力。

        强化政府融资理念。我市对民营企业上市很重视,但对整合国有资产运作国有公司上市的理念还欠缺。在新的形势下,要更新观念,强化政府融资理念。金华将中国小商品城股份公司运作成功上市,极大拓宽了政府融资渠道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借鉴。我市完全可以通过资产重组,或注入优质资产等方式,使相关国有公司成为符合资本运作条件的融资平台。一方面这些公司若能上市,就可提高地方政府在资本市场的再融资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存量变现,将资产盘活用于新建项目投资,也可以拓展基础设施项目的筹资渠道,实现政府性投资的良性循环。继续加强企业债券申发工作。要根据政府性项目的实际情况,区别对待,采用不同的融资方式。对处于建设阶段的基础设施直接投资,可以采用 BOT、TOT、BT 项目融资,在社会上公开招投标,项目建成后再以适当方式转让给地方政府。

        (三)稳定投资出口增长,强化消费需求拉动。

        继续推进 “四大百日会战”,深化“两年”活动。要认真检查分析重大项目进展情况,分门别类有针对性地予以推进。加快重点建设,努力推进台缙高速公路、诸永高速公路、玉环华能电厂、三门核电一期工程、台州供水二期工程等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沿海产业带建设,重点推进滨海工业区块建设。加快港口开发步伐,把港口建设与发展临港型工业、拓展发展空间结合起来。抓紧做好沿海高速公路、大石化等重大项目的前期工作。继续深化“招商引资百日会战”,重点抓好“香港?台州周”和日韩招商活动,争取完成年度目标。

        切实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大力调整出口商品结构,支持机电、高新技术产品和优势农产品出口,提高自主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商品的出口比重。进一步调整出口市场结构,积极拓展中东、俄罗斯、南美、非洲等市场。控制高耗能、高污染和资源性产品出口。鼓励企业“走出去”,到境外设立营销窗口和加工生产基地,有效规避贸易壁垒和汇率风险。利用人民币升值的时机,加大先进设备的引进力度,提升我市制造业的装备水平,推动企业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稳房促车扩大内需。合理调控房地产市场,采取有效措施激发需求,扩大中低档的住房供给,调节房地产市场的供求关系,努力保持房地产市场的健康稳定。尝试推进“车改”,进一步落实鼓励使用地产车的相关政策。进一步拓展农村消费市场,在努力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商品流通设施和文化设施建设。

        (四)大力加强自主创新,推进结构调整优化。

        落实加强自主创新的政策措施。制定有关政策的实施细则,推动企业真正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充分利用市场约束和资源约束增强的“倒逼”机制,促进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围绕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和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实施一批重大项目,努力做大增量,促进产品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用好政府专项资金,引导和支持企业加快重大科技项目的实施。坚持把自主创新与品牌战略和标准化战略结合起来,建立健全品牌的激励和保护机制,推动品牌大市的建设。

        设立循环经济发展专项资金,积极向国家、省争取发展循环经济的国债资金,引导投资,努力在节能降耗、发展循环经济等方面取得突破。以省、市循环经济重点项目的组织实施为主要抓手,以点带面,全面推进我市循环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大宣传力度,使节能降耗、发展循环经济深入人心,把节能降耗转化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

        (五)不断深化体制改革,全面推进和谐发展。

        以创建中国民营经济创新示范区为目标,深化行政管理体制、要素市场化配置、社会发展等领域改革,继续推进“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申报工作。

        推进发展的区域和谐。创造条件,加强南北协作。继续加强新农村建设,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改革。推进农村综合配套改革,完善农村社区股份合作机制,创新土地股份合作机制,规范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构建农村现代流通网。

        推进发展的生态和谐。继续加强环境整治和推进生态市建设,抓好生态示范项目,加大污染整治力度,不断改善自然生态环境。创新机制,按照“谁受益、谁补偿,谁破坏、谁恢复”的原则,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推进发展的社会和谐。深化政府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创新政府管理方式,切实把政府职能转到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上来。全面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深化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公平。积极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创新公共产品供给机制,加快社会事业产业化步伐。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着力提升软实力。

      

      

      

      

分享到:
无需注册,30秒快速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