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律师咨询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法律法规 >> 法律文章
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不良金融债权处置纠纷若干问题的意见
【字体:
【发布部门】 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  
【发文字号】   
【发布日期】 2010-10-05
【实施日期】 2010-10-05
【时效性】 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 地方文件
【法规类别】 其他




为了依法维护金融秩序,防范金融风险,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统一全省人民法院审理涉及不良金融资产处置纠纷的裁判尺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和最高人民法院有关司法解释的规定,结合当前审判实际,提出以下意见:





第一条 国有银行根据国务院或国务院有关部门文件分配的额度,将其账面不良金融债权划转给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向国有银行支付对价,由此引起的纠纷,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起诉国有银行的,暂不受理;已经受理除能够调解结案的外,应当驳回起诉。但本意见第四条规定的情况除外。





第二条 国有银行根据国务院或国务院有关部门文件分配的额度,划转给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不良金融债权属于国家财政部规定的呆账贷款,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再将该呆账贷款转让,受让人以的呆账贷款属虚假债权为由请求确认转让合同无效或撤销合同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第三条 因“整体打包”转让的不良金融债权部分或全部虚假,受让人请求出让人承担民事责任的,人民法院应按该虚假资产所占整包资产的比例,依据受让人对整包资产已支付的价款计算该虚假资产的价款及其利息损失,支持受让人的诉讼请求。对于受让人请求出让人按照该虚假资产的全部数额支付价款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因“整体打包”转让的不良金融债权部分或全部虚假引起的纠纷,受让人请求赔偿可得利益损失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第四条 国有银行将不良金融债权转让后继续向债务人收贷,取得该不良金融资产的受让人请求银行返还已收贷款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第五条 国有银行将不良金融债权转让前已同债务人达成以物抵债协议抵消了部分或全部债务,或者已经清收了部分甚至全部债权,然后又将其作为不良金融债权转让,受让人据此请求银行返还已实现的部分或全部债权的,按本意见第三条规定进行处理。





第六条 国有企业不良债权转让后,在受让人向国有企业债务人主张债权的诉讼中,国有企业以不良金融债权转让行为损害国有资产为由,提出转让合同无效抗辩的,人民法院应当告知其以资产管理公司和受让人为被告提起合同无效的诉讼,并可以在国有企业债务人起诉后,中止本案的审理。





第七条 资产管理公司在转让不良金融债权过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依照合同法和第五十二条规定,认定转让合同无效:


(一)与受让人恶意串通转让不良债权的;


(二)超越权限或者未经规定程序审批,且金融资产公司未追认的;


(三)根据有关规定应经合法、独立的评估机构评估,但未经评估的;


(四)根据有关规定应采取公开招标、拍卖等方式处置,但未经公开招标、拍卖的;


(五)公开招标中的投标人少于三家(不含三家)的;


(六)以拍卖方式转让不良金融债权时,未公开选择有资质的拍卖中介机构,或者未依照拍卖法的有关规定拍卖的;


(七)转让不良金融债权公告违反《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处置公告管理办法》规定,对依照公开、公平和竞争、择优原则处置不良金融债权造成实质性影响的;


(八)参与不良金融债权转让的资产管理公司工作人员与国有企业债务人、受让人、受托评估机构负责人等有直系亲属关系的;


(九)受让人为国家公务员、金融监管机构工作人员、资产管理公司工作人员、国有企业债务人管理层以及参与资产处置工作的律师、会计师、评估师等中介机构人员等关联关系人员的。





第八条 受让人受让设有保证的不良金融资产,保证合同无效的,其保证合同无效的赔偿责任的诉讼时效应从主合同债务的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





第九条 国有银行转让的不良金融资产已设定有最高额抵押担保的,如果最高额抵押合同项下的主合同债权全部转让,人民法院应认定该债权已特定化,并应认定该抵押权的转让有效。


最高额抵押合同项下主合同债权特定化后,主合同债权部分转让时,转让合同对抵押权有约定分割的,按约定处理;如果转让合同只约定转让主债权,而未约定转让抵押权的,主债权转让有效,抵押权不能认定为部分转让。





第十条 国有银行对自己所开办的企业享有债权的,银行将该债权作为不良金融资产剥离、转让,如果银行对开办该企业出资不足或抽逃注册资金,不良金融资产受让人请求银行在出资不足或抽逃资金范围内承担相应民事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第十一条 本意见所称“虚假资产”,是指以下情形:


(一)伪造债权合同、借据、账单等书证材料的;


(二)债权已不存在或金额不足的;


(三)伪造债权转让通知确认书的;


(四)将尚未履行担保责任的“或有债务”作为可向被担保人追偿的现实债权进行转让的;


(五)债权存在其他不实情形的。





第十二条 本意见自下发之日起施行。下发之日起已经终审,当事人申请再审或者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起再审的案件,不适用本意见。


本意见与法律、法规或司法解释不一致的,以法律、法规或司法解释为准。





      分享到:
      无需注册,30秒快速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