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律师咨询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法律法规 >> 法律文章
云南省保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全市高中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
【字体:
【发布部门】 云南省保山市人民政府  云南省  
【发文字号】 保政发〔2008〕69号
【发布日期】 2008-05-22
【实施日期】 2008-05-22
【时效性】 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 地方司法
【法规类别】
云南省保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全市高中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
  为全面提高普通高中教育教学质量,满足全市广大群众对高中教育特别是优质高中教育的需求,努力完成“十一·五”全市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目标任务,为上一级学校输送更多合格新生和为保山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特制定本意见。
  一、认清形势,切实增强加快高中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近年来,全市高中教育有了较快发展,但离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还有很大差距。一是全市优质高中教育资源严重不足,满足不了社会对高中教育的需求;二是高中教育总体质量不高,与高中教育发展的目标任务差距较大;三是教师总量不足和整体素质不高,缺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四是机制不活,学校内部管理和人事改革滞后;五是高中教育投入不足,基础设施滞后,投资渠道单一。
  各县区、各部门、各级各类学校要充分认识加快高中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强提高高中教育质量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从扩大优质高中资源,提高高中教育质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入手,加快高中教育改革与发展步伐,以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
  二、普通高中发展目标
  “十一·五”末,全市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实现55%的目标,力争达到60%。普通高中在校生突破36000人,普通高中在校生与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之比达1∶0.8。优质高中在校学生占全市高中在校学生的50%以上,教育教学质量有较大提高。
  三、深化改革,加快全市优质高中建设步伐
  (一)各县区要将学校晋升等级作为提高学校综合办学水平的重要措施来抓,制定辖区内高完中达标晋级规划,切实扩大优质高中教育资源,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十一·五”末,全市一级高完中由现在的4所增加到11所,优质高中在校生所占比例由现在的25%提高到50%。其他高完中力争达到二级三等以上水平,消除无等级学校。
  (二)县级政府是高中教育,尤其是农村高中教育的办学主体,要继续加大对高中的投入力度,充分利用财政、金融、信贷等手段提高高中教育的融资能力,采取拨款与贷款相结合或政府贴息方式,发挥政府有限资金的扩张效应。从2008年起,对申报一级三等及以上等级的高完中,学校贷款1000万元以上并投入学校建设,市政府分三期承担三年的银行贷款利息。市、县区发改、教育部门和学校要积极做好争取省贷款贴息工作。高中后勤设施要广泛吸纳社会力量进行投资建设,实行投资者有偿经营,学校监督管理。
  (三)根据学校办学规模、等级、质量和效益,建立校长任期目标责任制。市、县区应分别制定高完中校长年度任期目标,每年对校长任期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考核,考核优秀的发放5000—15000元绩效奖,所需经费由同级财政安排。逐步改革财政对高(完)中的拨款机制。各县区确定1所学校在定编、定岗的基础上试行经费总额包干,取得经验后逐步推开。包干形式可以按学校等级、人员编制控制数、在校学生数实行一定几年的基数包干;也可以核定生均定额,一年一次按学生数包干。
  (四)着力把保山一中打造成全市示范性学校。借助上海外国语大学附中与保山一中结成友好帮扶学校,全方位引进上海外国语大学附中的教育理念、管理模式、教学方法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办法措施,以保山一中为示范,全面提升全市高中教育教学质量。以保山一中晋升一级一等完中为契机,在全市率先建立起有利于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的高中教育新机制。
  四、加强管理,全面提高高中教育质量
  (一)改革和创新高中教育管理制度。大力实施教学常规管理工程、教师队伍建设工程、教育科学研究工程、信息化建设工程、教育质量“一把手”工程五大工程,切实抓好高考研讨会、高中质量检测、高中质量评价、高考信息收集发布、高三校际联考等五项常规制度的落实,努力形成现代教育管理理念与常规管理有机结合、高效和各具特色的管理格局。
  (二)强化科研兴校的意识,积极探索提高高中教育质量的科学途径。激励广大教师积极参与教学实验和教育科研,学校要成立教科处,加强校本教科研工作,完善教学改革和教育科研成果的评选、奖励和推广制度。市级教研部门要切实加强对全市高中教学和科研的管理,实行分类指导、分类评估、整体推进;完善高中教育教学评价方案,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开展综合评价。加强市教科所建设,在教科所内设立高中教学研究室和信息情报室,加强对初、高中各学科教学质量监测,并认真分析、做好教学指导工作。
  (三)打破校际封锁,整合全市高中教育资源。各县区、各学校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相互学习和借鉴优秀学校的教育理念、管理模式、教学方法以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方法措施;市县区一中每年要共同研究提出全市高考备考指导意见供各高完中参考借鉴,实行高中学科重难点集体备课、三年备考、三轮复习、校际联考制度;加快高中信息化建设步伐,实现全市高中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建立全市高完中校长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讨高考及高中教育的难点问题。各高完中校长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一把手是辖区高中教育质量的第一责任人,要牢固树立全局意识,打破校际封锁,努力形成齐头并进的局面,促进高中教育质量的有效提高。
  五、加快教师队伍建设步伐,全面提高高中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
  (一)加强高中师资队伍建设,广开师资来源渠道。鼓励支持学校面向省内外引进优秀师资人才,在编制控制范围内由学校择优招聘教师。积极引导取得教师资格证的非师范类高校优秀毕业生到普通高中任教,同时,要考核选拔符合条件的初中优秀教师到高中任教,确保普通高中教师队伍的数量和质量。
  (二)实施“名师”培养计划。坚持和完善高中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名师”的选培制度,实施“名师”工程,努力建立一支“名师”队伍。借助市人民政府与上海外国语大学签署的教育帮扶平台,率先突破英语学科教师队伍建设,五年内建设英语学科“名师”20名,学科带头人100名,普遍轮训英语教师。加强对外开放与交流,把更多的教师送到教育发达地区学习进修,接受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
  (三)管好、用好现有高中教师队伍。签订“青蓝工程”协议,认真抓好“传、帮、带”工作,尽快缩短新教师专业成长的时间;认真推进校本培训计划,提倡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与广大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学相长,共同提高。鼓励教师在职进修,支持参加教育科研、对外交流和校际交流活动, 为教师素质提高提供必须的服务;注重师德建设,把师德表现、奉献精神作为教师考核的主要内容和聘任、奖励、晋级的主要依据。
  (四)允许市内高中教师适度流动,建立和完善学校教师竞争上岗,择优聘任,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任用机制,打破专业技术人员职务终身制,建立高职低聘、低职高聘、评聘分开的用人机制。扩大学校分配自主权,打破分配上的“大锅饭”制度;实行档案工资与实际收入相分离,建立优教优酬、多劳多得的激励与约束相统一的分配机制,学校可将合法合规收取的预算外收入资金用于绩效工资分配,充分调动学校教职工的积极性。
  六、加强领导,为我市高中教育改革与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一)各级各有关部门要为高中教育创造良好的发展空间和环境,积极主动地支持高中教育改革与发展。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明确职责,加强领导,积极谋划加快高中改革与发展的新思路,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人力与智力基础。
  (二)实行高中教育教学目标责任制和奖励政策。建立市人民政府对各县区人民政府的目标责任制,把优质高中建设、高中阶段毛入学率、高考上线率、初中升学率等推动高中教育发展的主要指标,列入考核目标责任书;每年对高中教育教学取得优异成绩,完成目标责任的县区给予奖励,对高考取得优异成绩的高完中,市人民政府将予以表彰奖励。
  (三)抓牢基础,保障高中生源。各县区要采取措施,加强对小学和初中的管理,将提高小学、初中教学质量作为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来抓,要建立健全小学、初中教学质量监测评价机制,切实提高小学和初中教学质量,着力提高中考高分段人数比例。加大宣传、引导、组织工作力度,逐年提高初中毕业生升学报考人数的比例,“十一五”末,各县区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要达到65%以上。
  (四)建立和完善高中贫困家庭学生救助长效机制。逐步构建贫有所帮、难有所助、弱有所依、学有所续的扶贫助学长效机制,完善政府投入、社会资助等多形式多层次贫困生救助办法。从2008年起,市级财政每年安排50万元用于高中特困生生活补助,各县区也要安排专项资金,用于高中特困生生活补助,各公办高完中也要按照相关要求从学费收入中提取5%用于高中特困生生活补助;鼓励全市广大干部职工捐资结对帮扶贫困家庭高中学生。

二OO八年五月二十二日
分享到:
无需注册,30秒快速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