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律师咨询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法律法规 >> 法律文章
甘肃省武威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实施节水增收入户工程的指导意见
【字体:
【发布部门】 甘肃省  甘肃省武威市人民政府  
【发文字号】 武政发〔2009〕14号
【发布日期】 2009-02-05
【实施日期】 2009-02-05
【时效性】 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 地方司法
【法规类别】

甘肃省武威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实施节水增收入户工程的指导意见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单位: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快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进程,推动全市农业持续发展、农村持续繁荣、农民持续增收,现结合工作实际,提出大力实施节水增收入户工程的指导意见。
  一、实施节水增收入户工程的重大意义
  近年来,全市上下紧紧围绕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这条主线,着力统筹经济建设与生态保护、节水与增收的关系,全面组织实施《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着力推进发展方式转变,使全市经济步入了一个转型发展的时期。如何在推进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中,确保关井压田后农民收入不降低、而且还要逐年增加,是摆在各级政府面前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实施节水增收入户工程,是贯彻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具体体现,是落实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的客观要求,是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新农村的迫切需要,是实现压田不减产、节水不减收的有效途径。全市各级各部门必须站在推动科学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和构建和谐武威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实施节水增收入户工程的重大意义,切实把思想认识统一到这一重大决策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这一重要部署上来,着力增强实施节水增收入户工程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要坚持“两个坚定不移,一个积极探索”,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突出特色的原则,为农民群众提供多种可供选择的节水增收模式,让农民群众自主选择,切实把节水增收的各项措施落实到乡镇、村组和农户,确保节水增收入户工程有力、有序、有效推进,形成方方面面谋节水、家家户户促增收的生动局面。
  二、总体要求和目标
  总体要求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和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同步协调推进,以基础设施建设、优势产业培育和生态环境保护为重点,以农民节水增收为核心,坚定不移地实施重点治理规划,坚定不移地推进水权水价制度改革,积极探索多形式、多样化的节水增收模式,深入实施节水措施、产业培育、劳务输转、科技培训、产品销售、项目支撑、惠农政策、社会帮扶入户工程,充分调动广大农户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推动全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发展方式根本转变,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实施节水增收入户工程的总体目标是:到2012年,农村节水体制机制有效运行,基本建立节水型农业体制;农村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基本构建与水资源相适应的产业格局;农民收入渠道进一步拓宽,基本形成千家万户稳定增收的产业;农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基本建立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农村生态环境和农民生存条件明显改观,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
  节水增收目标:到2012年,通过大力发展设施农业,调整优化种植结构,推广应用各项农业综合节水技术措施,全市农业节水4.1亿立方米;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2%。
  入户目标:到2012年,节水技术入户率达到100%。95%以上的农户有1-2项增收产业或项目,95%以上的农业灌溉面积实现常规技术节水化,日光温室全部配套喷灌或滴灌、渗灌化;95%的农户每户培养1-2名科技明白人;各项强农惠农政策落实率100%。
  三、基本模式和工作重点
  根据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和全市农业发展实际,县乡村组要指导群众有重点选择实用节水模式,市县水务、节水办等部门要坚持实际、实用和实效原则,抓点扩面,加大试验、示范和推广力度,重点抓好以下九种节水模式的推广。一是以日光温室为主的设施种植业节水模式。二是以暖棚养殖为主的设施畜牧业节水模式。三是以林果业为主的经济林节水模式。四是以结构调整为主的特色种植节水模式。五是以灌区节水改造、管灌为主的工程节水模式。六是以膜覆栽培、垄作沟灌、小畦灌、一膜两用、免耕免灌栽培为主的大田节水模式。七是以滴灌、渗灌、微灌为主的高新节水模式。八是以劳动力输转为主的外向型节水模式。九是以加工流通为主的二三产业节水模式。
  各县区要按照“两个坚定不移,一个积极探索”的要求,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坚持以日光温室为基本模式,暖棚养殖、拱型温室稳步发展,统筹抓好高效种养、劳务输出和农村二三产业,努力构建各具特色、优势明显、形式多样的节水增收入户格局。
  1、实施日光温室节水增收入户。抓住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实施的机遇,依托项目补助,注重市场引导,着力构建日光温室和拱型温室基础配套、种苗繁育、储藏加工、信息网络、市场营销、技术服务、农民培训、协会组织“八大体系”。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在条件适宜的灌区和乡村,通过建立土地流转机制,科学规划,集中连片,规模发展,效益引导,形成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集约化发展的格局,实现户均一座日光温室的目标。到2012年,全市日光温室面积发展到20.88万亩,日光温室成为农民节水增收的主导产业之一。引导农户积极推行订单生产,健全完善日光温室产品营销网络,形成集散有序、高效畅通的流通销售体系。(市农牧局牵头,市发改委、财政局、水务局、林业局、科技局、供销社、商务局等部门配合指导,县乡组织实施)
  2、实施特色种植节水增收入户。改革现行的耕作方式和灌溉制度,大力推广滴灌、管灌、垄作全膜沟灌、免耕免灌、一膜两用等高新节水技术和常规节水技术,到2012年全市节水作物种植面积占到总播面积的70%以上。积极引导农民调整种植结构,大力压缩小麦玉米带田等高耗水作物,积极发展节水高效作物,推进优势产业向优势区域集中,南部山区重点引导农民发展地膜洋芋、高原夏菜、食用菌等产业;中部绿洲区重点发展专用小麦、制种、优质瓜菜等产业;北部沿沙区重点发展酿造葡萄、优质牧草、地膜棉花、地膜茴香等产业,提高“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生产能力,加快培育一批特色鲜明、类型多样、竞争力强的专业村和专业乡镇。进一步完善科技培训和推广服务体系,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推行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及产品认证工作,力争到2012年,特色优势农产品收入占到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的50%以上。(市农牧局牵头,市发改委、农委、财政局、水务局、科技局、供销社、商务局等部门配合指导,县乡组织实施)
  3、实施畜牧产业节水增收入户。完善草畜产业扶持政策,在条件适宜、群众参与的地方,支持农户大力推进标准化养殖小区和养殖暖棚建设,积极推进特色区域养殖带建设。川区农户重点发展瘦肉型猪、肉牛,城郊区重点发展奶牛、蛋鸡,沙漠边缘区、南部山区重点发展肉牛、肉羊,到2012年,力争实现南部山区和沿沙区户均一座养畜暖棚,川区和城郊家庭养殖业健康快速发展。加快畜禽品种改良步伐,加强优质牧草基地建设,完善动物疫情测报体系,增强疫病防控反应能力,提高畜牧业发展质量。到2012年,畜牧业的比重占到农业总产值的40%以上。(市农牧局牵头,市农委、财政局、科技局、水务局等部门配合指导,县乡组织实施)
  4、实施林果产业节水增收入户。坚持以开发促治理、以治理促开发,在确保生态防护效益的前提下,开发和生产品种多样、品质优良的经济林果。在区域布局上,沿沙一线农户重点发展沙产业和生物质产业,下游绿洲农户重点发展红枣、葡萄等产业,中游川区农户重点发展特色林果业,沿祁连山脉浅山区农户重点发展日光温室红提葡萄、人参果、核桃和小杂果等产业。坚持适地适树,引导农户发展农村庭院经济和特色经济林带,实现生态保护与节水增收双赢,林果业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进一步提高。(市林业局牵头,市农委、农牧局、财政局、科技局等部门配合指导,县乡组织实施)
  5、实施劳务经济节水增收入户。按照“扩大分子、缩小分母”的要求,坚持劳务输转、教育移民、移民搬迁相结合,着力在减少农民、富裕农民、提高农民上下功夫。进一步健全农民培训网络,实施新型农民培训工程,加强劳务信息网络建设和劳动力市场建设,做到输转组织到村、信息服务到户、技能培训到人,畅通农村剩余劳动力输转渠道,增强农民外出务工和转产转岗的就业能力。拓展劳务输转基地,建立劳务合作关系,扩大劳务输出规模,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由苦力型向技能型转变,由体力型向智能型转变,由短期性向长期性转变,由分散型向组织型转变。规范人力资源市场,切实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逐步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力争今后5年实现户均输出一个劳动力,常年稳定型输转的比重达60%以上,农民劳务收入每年增加15%以上。(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牵头,市扶贫办、农牧局、教育局、司法局等部门配合指导,县乡组织实施)
  6、实施二三产业节水增收入户。面向两个市场,依靠科技进步,建基地、扶龙头,拓市场、创名牌,做大做强龙头加工企业。精心实施农业产业化发展项目,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开发新产品,占领大市场,促进农产品由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由资源消耗型向资源节约型转变,不断增强产业化经营对农民增收的带动能力。立足资源优势,顺应市场导向,改造提升以食品工业为主导的传统产业,有重点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大力发展能源工业,着力培育和引进新的优势产业,推动农业主导型经济向工业主导型经济转变,不断提高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能力。加大扶持力度,支持农民经济合作组织开展技术信息、仓储、运销、培训等服务,引导农民发展专业合作社和行业协会,力争60%以上的农户加入各类经济合作组织。积极发展农村旅游、餐饮、服务、商流、建筑等二三产业,扎实推进小城镇建设,促进城乡要素合理流动,增强吸纳农村人口、带动农村发展和农民就业增收的能力。引导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扶持和引导有条件的农户积极发展农家乐和观光休闲农业。(市经委牵头,市农委、建委、工商局、文化旅游局、商务局等部门配合指导,县乡组织实施)
  7、实施扶贫开发节水增收入户。坚持走好“结构调整、项目带动、劳务输转、移民搬迁、班子建设”五条路子,以参与式整村推进为载体,以产业化建设、移民和劳务输转为主要手段,逐步减少贫困人口,着力减轻人口对水土资源的压力。要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古浪县突出发展以移民和劳务输出为主的扶贫模式,天祝县突出发展以高原夏菜、红提葡萄、食用菌为主的特色产业扶贫模式;民勤县湖区突出发展棉花、茴香、甘草为主的节水农业扶贫模式;凉州区张义镇突出发展人参果为主导产业的整村整区推进开发扶贫模式。要加强对口帮扶、社会帮扶,集中力量抓好“两县两片”扶贫开发。要加强扶贫资金监管,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要创新扶贫方式,完善扶贫机制,推行片带开发,力争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递增12%以上。(市扶贫办牵头,市发改委、财政局、农牧局、林业局、水务局、教育局、劳保局、科技局、民政局等部门配合指导,县乡组织实施)
  8、实施项目扶持节水增收入户。坚持发展抓项目不动摇,以项目促进节水增收产业的发展壮大,节水模式和节水技术的广泛推广应用,增强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推动力。切实抓好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灌区节水改造、风沙治理、新农村建设、退牧还草、以工代赈易地搬迁、扶贫开发、科技培训、商贸流通、农业产业化、劳务输转、基本民生等方面国家投资助农节水增收项目的实施,特别是日光温室、暖棚养殖、智能化控水设施安装、防沙治沙、饲草种植、灌溉制度试验等项目,要深入家庭院落,联系千家万户,让群众感受到项目对节水增收的作用。抢抓国家扩大内需的机遇,切实加大投入力度,加强农村水利、基本农田、能源、道路、农电、饮水和农村市场体系建设,增强农业农村发展后劲。充分发挥民间力量的作用,支持保护各类社会援助项目和民间科技项目实施。(市发改委牵头,市农委、经委、建委、财政局、农牧局、林业局、水务局、扶贫办、交通局等部门配合指导,县乡组织实施)
  9、实施强农政策节水增收入户。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全面落实中央和省上强农惠农政策,深入推进强农惠农资金支付改革工作,严格执行“一册明、一折通”,确保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两免一补”、农村居民低保等各项补助资金及时足额到位。逐步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覆盖面,完善政策性保险与财政补助相结合的农业风险防范与救助机制。加快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林权制度、土地经营流转制度等改革,使广大农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进一步健全完善农民负担监管制度,构建农民减负长效机制,切实维护农民合法权益。(市财政局牵头,市农委、农牧局、国土局、林业局、农机局、教育局、民政局、监察局、信用联社等部门配合指导,县乡组织实施)
  四、保障措施
  实施节水增收入户工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各县区、有关部门要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和科学务实的态度,进一步创新思路,强化措施,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全力推进工程实施。
  1、强化组织领导,精心指导服务。各县区要把实施节水增收入户工程作为推进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的重要内容,加强组织领导,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逐级靠实工作责任,使节水增收入户工程真正落到实处。市发改、农委、经委、财政、水务、农牧、林业、劳动等市直相关部门,要结合各自职能,强化服务,精心指导,确保节水增收入户工程顺利进行。
  2、强化群众主体,科学有序推进。实施节水增收入户工程,要正确处理农民参与和农民受益的关系,切实发挥农民群众主体作用。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为农民提供多种可供选择的节水增收模式,充分尊重农民意愿,让农民自主选择增收项目和模式,切实把推进节水增收变成广大群众的自觉行动。要坚持因地制宜,科学引导,示范带动,梯次推进的原则,不搞“一刀切”、“齐步走”。
  3、强化试点建设,发挥示范效应。要着力培育不同区域、不同灌区、不同层次的节水增收入户典型,坚持以点带面,推进整体突破,引导群众大力发展节水产业。要把西营灌区、红崖山灌区、古浪灌区作为示范区,特别是西营灌区要先行一步,抓好试点,力争成为全市节水增收的示范区、辐射区和带动区。
  4、强化政策扶持,加大投入力度。市县财政要列出专项资金,不断加大对节水增收入户工程财政扶持力度,采取以奖代补形式,对节水增收典型农户、示范园区、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农业加工项目、农产品营销加工企业、规模养殖小区、农产品市场建设给予奖励、补助或信贷支持。要积极探索项目拼盘、资金捆绑的多元化投入机制,科学合理整合项目,国债支农资金重点向节水增收入户工程集中和倾斜。
  5、强化舆论宣传,营造浓厚氛围。各县区和市直有关部门要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节水增收入户工程实施中涌现出来的好典型、好做法、好经验,选择一些节水增收典型农户,介绍经验,现身说法,真正把广大农民群众发动起来,引导教育农民自觉参与到重点治理和节水增收上来,在全社会形成实施节水增收入户工程的强大合力。
  6、强化督查考核,确保工作成效。要把实施节水增收入户工程纳入各级领导班子工作实绩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对增加农民收入、支持产业发展等指标,实行目标管理,加强督促考核,确保此项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武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09年2月5日

分享到:
无需注册,30秒快速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