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卫生厅关于印发《2009年全省卫生工作要点》的通知
各市、州卫生局,甘肃矿区卫生局,厅直各单位,兰州大学第一、二医院,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现将《2009年全省卫生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二○○九年二月十八日
2009年全省卫生工作要点
2009年全省卫生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稳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服务体系,加强重大疾病防治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能力,大力开展“卫生人才建设年”活动,全面加强农村卫生、社区卫生和中医药工作,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强化医德医风建设,推进全省卫生事业改革发展再上新台阶。
一、积极推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
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及相关配套文件,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统一部署和要求,积极开展调查研究,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和配套政策,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有序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完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重点巩固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着手建立符合我省省情的基本药物制度,做好药品的网上统一采购工作。依托项目建设,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完善政策措施,推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探索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加强医疗质量监管。要指导各地结合实际,制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具体实施方案,进一步深化、细化和实化政策措施,做好各项制度、政策措施的配套和衔接。
二、加强农村卫生工作
进一步规范新农合管理工作,加强对市(州)、县(市、区)级财政补助资金到位情况的检查考核力度,确保各级地方财政补助资金和农民个人缴费足额到位。扩大门诊统筹试点,逐步统一新农合补偿方案,扩大参合农民受益面,确保当年基金结余率小于15%,累计结余不超过当年筹资总额的25%,防止基金透支,最大限度地发挥资金效益。加强基金监管,开展各县农合办之间循环互查,确保基金运行安全,坚决防止挤占、挪用新农合基金等违纪违规现象发生。加强人员培训,提高各级管理、经办机构的服务能力。进一步完善对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管,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控制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保障参合农民利益。
加强对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项目的考核,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对全省4万名乡村医生进行审核换证,使承担公共卫生职能的乡村医生持证上岗率≥95%。开展优秀乡村医务工作者评选活动。推进乡村一体化管理进程,推广临夏州“五制”改革经验,探索保持医院公益性、调动基层卫生人员积极性的做法。完成所有乡镇卫生院院长的竞争上岗工作,督促落实中心和一般卫生院院长的科级、副科级待遇。开展乡镇卫生院等级评审工作,加强乡镇卫生院服务功能定位和目标管理,突出公共卫生管理职能,落实责任。
三、加大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力度
加强以不明原因肺炎病例为主的呼吸道传染病和以霍乱为重点的肠道传染病监测、预防和控制。加强鼠疫监测和预警预报,完善监测网络,准确报告疫情,健全应急反应机制,提高处理紧急疫情能力。加大结核病防治力度,努力实现以县为单位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覆盖率保持100%、流动人口病人接受治疗率75%的目标和以市、州为单位医疗机构病人报告率100%、转诊率100%、追踪率100%、新涂阳病人发现率75%以上、治愈率85%以上、病人系统管理率95%以上、病人家属筛查率100%的目标。实施中英艾滋病策略支持、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全球基金等项目,加强一般人群健康教育和高危人群行为干预及艾滋病病人关怀治疗工作。落实消灭脊灰措施,继续保持无脊灰状态。加强麻疹控制工作。建立健全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及处理、鉴定补偿机制。按照“管理机构下基层,疾控机构进医院,健康教育进家庭”的思路和要求,通过基层卫生机构向城乡居民提供疾病预防、免疫接种、妇幼保健、健康教育、职业卫生、精神疾病管理治疗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每个乡镇卫生院配备1—2名公共卫生专干,开展预防保健、健康教育工作,加强流行病学知识学习,对门诊病人进行统计和流行病学分析,提出群体预防和群体干预建议。乡镇以上医疗机构设立公共卫生科。指导各级医疗、疾控、健康教育等机构加强健康教育工作,各级医疗机构设立门诊咨询室。继续完善与人口、劳动保障、民政等部门的合作机制,加强公共卫生项目等方面的合作。
四、加强社区和妇幼卫生工作
贯彻落实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各项政策措施,推进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确保完成省政府提出的5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建设任务。督促预防保健、计划免疫、健康教育等公共卫生服务下沉到社区。鼓励和引导中医药服务进社区,降低基本医疗成本。加强对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的考核,督促落实公共卫生服务补助经费,提高公共卫生服务质量和资金使用效益。以实践技能培训和适宜技术推广应用为重点,进一步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培训。进一步落实社区公共卫生服务职能,开展社区首诊制、双向转诊和医疗费用收支两条线管理、药品集中采购、零差价或低差价销售试点,协助相关部门做好购买公共卫生服务试点工作。
认真贯彻执行《母婴保健法》等法律法规,规范妇幼保健机构的管理与服务,做好机构、人员资格审核和准入工作。完善妇幼卫生重点指标月通报制度。加强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工作,着力提高住院分娩率,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婴儿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使甘南州等民族地区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率力争达到70%以上。加强全省婚前医学检查,落实“两纲”重点工作指标,强化技术培训,力争全省婚检率有较大提高。继续实施出生缺陷防治项目,推进出生缺陷三级预防措施,降低出生缺陷率。组织实施好以“降消”项目为主的各类妇幼卫生项目,提高妇幼卫生工作水平。
五、大力促进中医药发展(见2009年全省中医工作要点)
六、抓好食品安全综合协调和卫生监督、卫生应急工作
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综合协调机制,统筹协调相关部门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充实食品安全综合监督力量,提高综合监督能力。建立省、市、县三级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网络,做好食品污染物和食源性疾病监测信息的收集和分析工作。协调有关部门加强食品安全重大事故查处,提高案件查处能力。加强监督抽检和监测工作,做好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和餐饮业食品索证制度。会同有关部门深入开展食品安全整顿、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非法行医和非法采供血专项整治工作,严厉打击损害人民群众健康的违法行为。
建立和完善职业病防治监管和技术服务网络,推进基本职业卫生服务,进一步规范职业健康监护、职业病诊断与鉴定、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工作,加大职业卫生监督检查力度,严肃查处严重危害劳动者健康的违法行为。加强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管理和医疗机构放射诊疗监督管理。加强环境卫生监管工作,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公共场所卫生、饮用水卫生以及涉水产品和消毒产品的监督管理。加强传染病防治和学校卫生监督工作。
加强卫生监督机构规范化建设和基层卫生监督网络建设。加强卫生监督队伍培训和管理,不断提高卫生监督队伍的执法能力和水平。进一步建立健全卫生行政执法程序,理顺工作关系,完善省、市、县、乡四级卫生监督机构建设及科学运行机制,创建标准化卫生监督机构,逐步推行卫生监督员等级管理,提高卫生行政部门依法行政和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规范执业的能力。
贯彻落实有关卫生应急管理工作政策法规,规范卫生应急管理和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卫生应急处置工作。加强全省卫生应急体制建设。强化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应急管理职能,加强卫生应急人才队伍建设,注重卫生应急物资储备,逐步建立健全省、市、县三级卫生应急工作管理体系。逐步完善各类重大疾病、事故、灾害的专项和单项卫生应急预案,科学规范卫生应急工作。开展多种形式的医疗卫生人员各类重大传染病、重大食物与职业中毒、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灾害事故卫生应急救治全员培训和演练,提高卫生应急救治能力。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工作和重大活动的卫生保障工作。加强部门、地区、机构间的信息沟通和工作协作联动,制定与各部门间共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单项合作机制。
七、强化医疗服务质量监管
以等级医院评审为载体,进一步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监督管理,规范医疗行为,全面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改革等级医院评审办法,重新修订评审标准,把中医工作和帮扶、带动县乡人才建设纳入评审标准。严格临床技术应用管理,大力推广适宜技术的临床应用,逐步完善医疗机构功能定位。逐步建立各学科质控中心,制定质控标准。加强医院感染管理,严防各类医院感染事件的发生。加强对医疗废物处置的管理。建立院务公开制度、医疗机构分级分工制度、医疗事故分析月例会制度、重大传染病和院内感染责任追究制度。建立药品统一采购制度,逐步实现药品统一配送。逐步建立财政管钱、医院花钱、物价和审计监督的“三权”分离监督机制。加强采供血液管理,每个市(州)建设1个以上献血屋,保障临床用血和输血安全。加强护理工作,推广人事代理制,解决护士同工同酬的待遇问题,强化培训,全面推进护理事业发展。
八、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
动员全省卫生系统,积极开展“卫生人才建设年”活动。加强卫生管理网络建设,把卫生管理网络延伸到乡村,强化乡村卫生管理人员培训。完善远程医疗网络及其功能,建设覆盖省、市、县、乡四级医疗机构的远程会诊网络系统。加强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确保完成省政府提出的“招聘5000名医学大专以上毕业生到乡镇卫生院工作”的任务。指导上级医院医生通过一定机制,有计划地向基层医院长期或短期流动,支援基层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卫生人员进修培训,逐步在二级以上医院开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压缩短期培训,统筹安排培训经费,加大选派医务人员赴国内外进修力度。出台奖励政策,鼓励省、市、县医院在国外、省外建立进修基地或请专家来院指导。建立省内综合医院对口支援基层医院制度,每个三甲医院负责3个、三乙医院负责2个县级医院的综合业务培训和指导,每个县级医院承担辖区乡镇卫生院的综合指导和人才培养任务。组织动员各级卫生行政机关开展岗位练兵活动,医疗卫生机构开展技术比武活动,努力提高卫生管理能力和业务技术水平。
九、统筹做好各项卫生工作
认真组织实施国家扩大内需投资建设项目,确保已列入建设规划的县医院、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等建设项目年底全面竣工。完成全省乡镇卫生院设备配置任务,加快村卫生室基础设施建设和设备更新。编制精神卫生康复中心、卫生监督机构、标准化县医院、市县妇幼保健机构建设规划。积极指导地震灾区实施恢复重建工作,帮助陇南市、甘南州8个重灾县实施国家灾后重建规划项目,指导其他受灾县完成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任务。
完成“健康中国2020”甘肃规划研究工作,做好“十二五”卫生规划的编制工作。继续办好《甘肃卫生》杂志,创办《甘肃护理》、《甘肃医院管理》和《甘肃基层卫生》杂志,为护理人员、医院管理者和基层医务人员提高业务水平搭建平台。加强对卫生社会团体的管理,严格加强对新申请成立卫生社团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的行业管理审核工作,充分发挥社团组织的作用。确定年度重点科研项目,实施对重大科研项目的过程管理。加强实验室生物安全监管,确保实验室生物安全。研究和建立适应我省实际的适宜技术筛选体系,加大医疗卫生适宜技术在农村基层和城市社区的推广力度。规范辅助生殖技术管理。
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抓好城乡环境卫生整治。继续深入开展创建卫生城市、卫生县城、卫生村镇工作,巩固“创卫”成果。以改水改厕为重点,促进农村环境卫生的改善。结合“全国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以农村健康教育为重点,引导农民养成文明卫生的生活方式,促进农村居民行为方式的整体改善。加强基层爱国卫生工作人员培训,不断提高政策和业务能力水平。
积极推进医疗卫生对外交流合作。做好援外医疗工作,加强对第17批援助马达加斯加医疗队的管理。加强与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儿基会、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以及国际非政府组织的项目合作,选派优秀卫生技术人员到国外进修学习,做好外国专家学者来我省讲学交流的协调联系等工作。
加快推进卫生信息化进程,全面实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决策系统、卫生监督信息系统、疾病监测信息系统、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系统和办公自动化系统建设,完成省、市两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卫生机构网站的开发建设和整合,形成集中统一、信息数据共享的卫生信息化网络。通过医疗机构的信息化建设,探索实现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病历和检查、化验结果共享,降低卫生费用,减轻病人负担。
加强卫生宣传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在主流媒体开设固定宣传专栏,在农村村、组和城市社区刷写医疗卫生固定宣传标语,加大卫生宣传教育工作力度,提高城乡群众的卫生政策知晓率。同时重视发现、培养和推出一批行业典型,营造有利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有利于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社会氛围。深入开展治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工作,建立完善治理商业贿赂长效机制。加强医德医风教育,开展文明医院创建活动和警示教育、行风评议,加强制度建设,坚决纠正卫生行业不正之风。
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干部保健工作。建立健全干部保健网络,市、州卫生局成立保健科,县、区卫生局设专职保健人员,保健院(站)建立保健科和保健门诊,有关机构建立干部保健点。建立干部保健医生(护士)专家库,按照保健对象的需求,配备保健医生和保健护士。实行保健门诊制度,各保健医院公布保健科电话,增加干部体检的定点医院,把每年的集中体检变为预约分散体检。加大投入,改善保健医院的医疗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