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律师咨询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法律法规 >> 法律文章
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关于发布“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新农村建设城乡环保统筹技术与对策研究”课题申请指南的通知
【字体:
【发布部门】 环境保护部  
【发文字号】 字号
【发布日期】 2009-05-07
【实施日期】
【时效性】 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 部门规章
【法规类别】

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关于发布“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
“新农村建设城乡环保统筹技术与对策研究”课题申请指南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新农村建设城乡环保统筹技术与对策研究”已通过专家可行性论证。根据科技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管理暂行办法》的有关要求,我们组织编制了该项目课题申请指南(见附件)。请严格按照申报指南要求,认真组织好课题申报及课题经费编制工作,具体申报要求、申请指南内容及有关格式参考附件。
  联系人:张明王泽林
  地址: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北京市西直门内南小街115号,邮编:100035)
  电话:010-66556211/6209
  传真:010-66556206
  E-mail:zhangming_mep@126.comwang.zelin@sepa.gov.cn 
  附件:“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新农村建设城乡环保统筹技术与对策研究”课题申请指南

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
  二〇〇九年五月七日

  附件: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新农村建设城乡环保统筹技术与对策研究课题申请指南

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
二〇〇九年五月

前   言

  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是国务院在深刻分析当前农村突出环境问题和改善民生的基础上所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新时期应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实施“保增长、保民生、调结构、上水平”发展战略的重大举措。为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战略决策,依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精神,科技部决定启动“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新农村建设城乡环保统筹技术与对策研究”重点项目。通过项目的实施,优化新农村建设环境保护科技布局,构建新农村建设城乡统筹环境保护科技支撑体系,支撑和引领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健康发展。
  为公开、公平、公正地选择课题承担单位,充分调动各有关部门、地方政府、企业、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依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管理暂行办法》,特制定本《课题申请指南》。

第一部分申请须知

  一、项目目标
  1、总体目标
  根据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国家目标,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创造以“清洁水源、清洁家园、清洁田园”为主要标志的新农村环境,城乡统筹新农村建设中环境保护源头和过程控制的战略高度,系统开展城乡统筹农村生活污染控制关键技术研发与集成示范、生态保护城乡统筹关键技术研发与集成示范以及共性技术集成与综合示范。开发农村生活污染控制关键技术和装备,提出城乡统筹农村生活污染控制技术导则;形成不同城乡关系的“经济-技术-政策”生态保育综合技术以及农村生活污染防治技术组合体系,构建城乡统筹生活污染控制和生态建设模式和技术推广平台,完善相关保障机制和配套政策。辐射带动农村相关环保产业大幅增长。为我国城乡统筹从整体上推动农村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和生态恢复工程科学实施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和工程实践。
  2、基本要求
  一是示范工程建设。每个课题至少建设1-3个示范工程,示范工程的设立按照地域特点、城乡统筹特性、示范工程的辐射带动作用、技术装备体系进行合理分布,每个示范工程要求具备一定规模并具有典型性。
  二是综合示范区建设。每个课题至少建设1个示范区,示范区的设立原则上以县(市、区、旗)为单元,需体现地域特点和示范带动效应,每个示范区至少选择1-3个典型乡镇和若干个村进行示范。
  三是提升关键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选择新农村建设城乡统筹污染控制和生态建设的关键技术和装备进行深入研究,具体体现在技术与装备的研究与开发集成,全面提升关键技术的综合实力与推广应用水平,形成完整配套的技术体系和技术导则。
  四是示范区科技支撑服务能力建设。每个课题在示范区内应围绕产业提升、民生改善、人居环境整治的技术需求,构建示范区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科技服务平台,加强科技工作的体制机制创新,建立健全新农村环境保护建设的科技服务体系。
  五是新农村建设城乡统筹环境保护相关技术的自主产权及标准规范。围绕项目内容开展新农村建设城乡统筹污染控制和生态建设的技术模式、规范、导则的研究,形成多项自主知识产权和技术标准。
  六是示范区能源环保友好型体制建设。每个课题在示范区内应围绕节能减排、运行管理体系完善的技术需求,构建新农村建设环境保护城乡统筹示范区能源环保友好型的发展模式。
  二、研究内容
  本项目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城乡统筹污染控制和生态建设的重大科技需求,以示范区建设为载体,系统分析我国不同类型地区城乡生态环境相互影响和制约关系,识别亟待解决的突出环境问题,提出城乡统筹保护农村环境的最佳技术途径和模式,研发快速城镇化地区城乡生活污水共处理、乡村旅游区生活污水生态-景观一体化处理、缺水农村生活污水节能处理与分质回用等关键技术;研发快速城镇化地区城乡一体化生活垃圾分类收运、村落聚集区农村废弃物混合物料多元化处理等关键技术;开展农村生活污水与垃圾处理工艺技术集成和成套化装备开发,并在典型地区进行工程示范;开展城乡一体化生态安全格局构建、城乡结合部生态缓冲带建设与保育、城郊保留农田生态经济服务功能转型等关键技术研究,并选择典型区域进行工程示范、绩效评估与综合验证;开展城乡统筹生活污染控制和生态建设模式构建、共性技术集成与综合示范,完善相关保障机制和配套政策。
  项目根据我国地理气候特征、生态类型、城乡统筹区域特点及产业结构类型的特点,共设置3个技术集成与区域示范课题和1个共性技术集成与综合示范研究课题。具体课题是:
  1、城乡统筹农村生活污水污染控制技术与示范
  2、城乡统筹农村生活垃圾污染控制技术与示范
  3、生态保护城乡统筹关键技术与示范
  4、城乡统筹生活污染控制和生态建设共性技术与综合示范
  三、实施期限
  本项目实施年限为3年,从2009年1月~2011年12月。
  四、经费来源
  项目经费预算总经费3750万元,其中国拨经费1500万元,地方配套经费2250万元,配套经费由示范项目所在地政府按1∶1.5的比例进行配套,同时,积极吸引社会投入,扩大项目经费来源渠道,地方配套经费主要应用于示范推广。
  五、申请管理
  1、环境保护部作为项目组织单位,负责项目的组织实施。
  2、根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遵循“公开申报、专家评审、择优选择”的原则,选择承担单位。
  3、申请内容应在指南所设课题范围之内,课题申报必须以某一课题整体研究内容为申请单元,只针对课题部分内容的申请为无效申请。
  六、申请资格
  (一)申报单位的条件和要求
  1、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注册,具有较强科研能力和条件、运行管理规范、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内资或内资控股企业等单位,均可申报,不接受个人申请。
  2、课题申报必须以某一课题整体研究内容为申请单元,积极鼓励科研单位和企业以产学研结合的方式联合申报。每个课题的联合申请方原则上不超过6个法人单位,形成多学科协作团队,联合申请各方须签订联合申请合作协议,明确规定各自承担的任务和责任。课题申请材料经由牵头单位所属部门科技司或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科技厅(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局审定盖章后,进行申报。
  3、区域示范类课题第一承担单位应是长期从事城市和农村污水处理、固体废物处理、生态建设、生态规划等技术及环保管理机制和相关环境保护研究,熟悉城乡环保工作和农村情况,并具有高水平的科研队伍、较好研究基础和试验示范条件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企事业单位,并联合地方政府共同提出课题申请。每个省份只能申报1项所属区域内的示范课题。
  4、共性技术研究类课题申请单位原则上以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为主体,并联合相关企业共同申请,鼓励企业参与。承担单位需具有前期研究基础和示范基地等必要的实施条件。
  5、申报课题的企业应具备承担相应国家级科研课题的综合能力,资产负债率低于2/3,无行政处罚或违法记录。
  6、申报单位经费须专款专用,设立单独账簿,独立核算,并保证配套资金及时到位,保障课题研究工作的顺利实施。
  7、成果查新证明须由有资质的国家或部省级查新单位出具。
  (二)申请负责人的条件和要求
  1、课题负责人须具有高级以上职称,有固定单位(不包括在站博士后),年龄不超过60周岁(截止到2009年5月31日),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无不良科研行为。课题负责人用于本课题研究时间不少于本人工作时间的60%,在国内工作时间不少于9个月。
  2、所有课题申请人均不得参与两项以上本项目课题的申报,且只能主持申报一项本项目课题。课题申报单位(包括联合申报中的任意一方)和主要申报人,对同一个课题不得进行重复或交叉申报。在研的国家科技主体计划(863计划、973计划、支撑计划)的课题主持人不能牵头申报本项目的有关课题。
  经形式审查,申请单位或申请负责人不符合上述规定的申请书视为无效申请,不参与专家评审。
  七、申请文件的编制与递交
  1、文件编写:以中文编写,要求语言精炼,数据真实、可靠。
  2、文件规格:一律用A4纸,仿宋体四号字打印并装订成册,一式15份,同时附上电子版。申请书按统一格式编写。
  3、申请文件构成:
  (1)申请函
  (2)申请人资格审查文件
  (3)课题申报书
  (4)附件(申请单位承诺函、联合申请合作协议、申请单位营业执照或法人代码证复印件、申请单位资格申明函、申请单位资信证明、配套经费承诺函、近两年度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及现金流量表等)
  4、课题申报书及有关资料应有法定代表人(或委托授权人)签字并加盖公章,全部申请文件须包装完好,封皮上写明申请课题、申请单位名称、地址、邮政编码、电话、联系人,并加盖第一申请单位公章。
  5、申报工作自本指南公布之日起开始,申报单位必须根据《课题申请指南》要求参与申报活动。《课题申请指南》可从科技部网站(www.most.gov.cn)或环境保护部(www.mep.gov.cn)网站上下载。
  6、寄送申请文件的截止日期:2009年6月8日下午16:00时整。只接收在申请截止日期前报送申请文件,邮寄材料以北京邮局签收日为准。申请文件在邮寄过程中出现的遗失或损坏责任自负。
  7、寄送地点: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北京市西直门内南小街115号,邮编:100035)
  联系人:张明王泽林
  电话:010-66556211   传真:010-66556206
  E-mail:zhangming_mep@126.com  wang.zelin@mep.gov.cn; 
  八、课题评审
  经形式审查,不符合上述规定的申请书视为无效申请,不参与专家评审。遵循“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我们将组织专家对申请课题进行评审,择优确定课题承担单位。
  九、课题管理
  1、环境保护部负责该项目的组织管理。
  2、按照《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管理暂行办法》,经专家评审、择优选定课题承担单位,签订“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任务书,国拨经费将根据每个课题进展情况按年度分批拨付到承担单位。
  3、课题执行期间,项目组织部门将组织专家对课题进展情况进行阶段性考核,对未按合同执行,达不到阶段考核目标,配套和自筹资金不到位的课题,项目组织部门有权终止合同。
  4、课题完成后,由项目组织部门对课题进行评估和验收。
  十、未尽事宜参照国家有关科技管理办法执行。

第二部分申请课题研究内容与目标

  课题1、城乡统筹农村生活污水污染控制技术与示范
  1、研究内容 
  为提升新农村建设生活污水污染控制水平,统筹利用城乡污水处理技术、装备和管理等资源,针对典型地区人口集中,生活污水易于收集等特点,研发城乡生活污水共处理关键技术;针对典型丘陵地区农村居住分散、生活污水难于收集等特点,研发分散式污水生态-景观一体化处理关键技术;针对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等特点,研发适合村落聚集区的生活污水节能处理和分质回用关键技术;针对东北高寒区生活污水和养殖废水污染严重等特点,研发低成本污水处理和综合利用技术,分别在上述典型区域进行技术集成和关键装备开发,并开展工程示范。
  2、技术经济指标
  (1)乡村旅游区分散式、微动力、景观化、可同步脱氮除磷的生活污水生态处理关键技术;
  (2)缺水农村生活污水节能处理与分质回用关键技术;
  (3)生活污水城乡一体化共处理示范工程,处理规模≥10000 t/d,示范区城乡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率≥70%,出水达城镇污水处理厂一级B标准;
  (4)乡村旅游区生活污水生态-景观一体化处理示范工程,处理规模≥50 t/d,示范区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率≥70%;总氮、总磷去除率50%~80%;小型一体化高效低耗装备吨水处理成本低于0.1元;辐射带动40个村以上。
  (5)缺水农村生活污水节能处理-分质回用示范工程,处理规模≥100 t/d,示范区生活污水收集达标处理率≥70%;太阳能风能清洁再生能源供能比例≥70%,分质回用率≥60%,分质回用水达标;辐射带动40个村以上。
  (6)通过复合塘技术处理,使东北高寒地区农村生活污水能够达标排放;将复合稳定塘系统处理的运行费降为相同规模常规二级处理厂的1/5;新型畜禽废水高效强化处理装置节省基建投资20%,节省电能10%;使吨处理成本依照现有技术水平降低20%-30%。
  (7)城乡统筹农村生活污水污染控制技术导则(草案);培养研究生6名以上,发表学术论文6~8篇,发明专利3-5项,培养科技骨干3-5名。
  3、经费来源与构成
  本课题国拨经费380万元,地方配套经费与国拨经费的比例不低于1.5:1。
课题2、城乡统筹农村生活垃圾污染控制技术与示范
  1、研究内容
  针对我国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面临的农村生活垃圾污染日趋严重等突出问题,系统分析典型地区城乡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处理处置的物质循环转化过程,构建适合我国不同区域城乡生活垃圾统筹处理模式。选择南方典型区域,开展基于资源充分利用的城乡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化技术研究,研究环境影响小、技术经济合理的城乡统筹科学选址技术,构建城乡一体化分类收集、转运网络优化技术;并进行技术集成与工程示范。针对北方农村村落聚集区生活垃圾、人畜粪便、农业废物共存,选择典型村落聚集区,结合城市生活污泥产生量大、生物活性高的特点,统筹考虑城乡废物处理处置,研究北方农村村落聚集区生活垃圾、人畜粪便与城市大量高活性污泥混合物料高效生物发酵资源化技术,进行技术集成和关键装备开发,并进行工程示范。
  2、技术经济指标
  (1)农村废弃物混合物料高效生物发酵综合处理技术与关键设备;
  (2)快速城镇化地区城乡一体化生活垃圾分类收运示范工程,示范区内城乡生活垃圾收集转运率≥70%。
  (3)村落聚集区农村垃圾多元化处理示范工程,其中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能力≥5-10 t/d,农村生活垃圾源头分类收集率≥70%,辐射带动40个村以上。
  (4)城乡统筹农村生活垃圾污染控制技术导则(草案);
  (5)培养研究生6名以上,发表学术论文8篇,发明专利4件,培养科技骨干3-5名。
  3、经费来源与构成
  本课题国拨经费370万元,地方配套经费与国拨经费的比例不低于1.5:1。
课题3、生态保护城乡统筹关键技术与示范
  1、研究内容
  针对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城乡一体化生态安全格局构建、城乡生态缓冲带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保育和城郊保留农田生态经济服务功能转型的科技需求,开展城乡一体化区域生态安全格局构建技术、城乡结合部生态缓冲带构建与保育技术和城郊保留农田生态经济服务功能转型关键技术研究,形成不同城乡关系的“经济-技术-政策”生态保护综合技术,并选择城乡结合部、城郊等典型地区进行工程示范,为有效解决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产业布局不合理造成的生态破坏、生态用地挤占、生态安全空间破碎化等突出问题,促进农村产业结构布局优化,提升产业发展水平提供模式示范与技术支撑。
  2、技术经济指标
  (1)城乡一体化生态安全格局构建技术,建立示范工程,辐射带动40个自然村以上;
  (2)城乡结合部生态缓冲带建设技术,建立示范工程,形成200亩城乡生态缓冲带,示范区植被覆盖率达到60%以上,辐射带动缓冲带建设1000亩以上; 
  (3)城郊保留农田生态经济服务功能转型关键技术1套;
  (4)发表论文5-10篇,培养研究生3-5名。
  3、经费来源与构成
  本课题国拨经费360万元,地方配套经费与国拨经费的比例不低于1.5:1。
课题4、城乡统筹生活污染控制和生态建设共性技术与综合示范
  1、研究内容
  针对典型区域的农村生活污染控制和生态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从城乡统筹、区域协调的角度,开展农村污染物城乡统筹循环利用控制模式研究;开展城乡统筹生活污染控制和生态建设共性技术综合评估,构建城乡统筹典型区域的农村生活污染控制与生态建设共性技术组合体系和共性技术集成研究;选择典型区域,进行城乡统筹生活污染控制和生态建设综合示范,形成典型区域的城乡统筹生活污染控制和生态建设综合模式、构建城乡统筹生活污染控制和生态建设技术推广平台,完善城乡统筹生态补偿机制、投入机制、考评机制、奖惩机制、长效运行机制等城乡统筹区域生活污染控制和生态建设的保障机制;依据不同经济发展区域的生态保护特点,提出符合不同自然资源环境条件与经济发展状况的城乡生态统筹管理对策建议;促进典型区域农村环境保护新兴产业改造升级,形成以农村环境保护新兴产业产业化经营为支撑的新农村环境保护建设推进模式及其技术体系,为我国新农村环境保护建设提供技术支撑和示范样板。
  2、技术经济指标
  (1)农村污染物城乡统筹循环利用控制模式2套;
  (2)建立城乡统筹生活污染控制和生态建设综合示范。示范区城乡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率≥70-90%;城乡生活垃圾处理率≥70-90%;形成100亩城乡生态缓冲带示范工程,示范区植被覆盖率达到60%以上;辐射带动40个村以上。
  (3)城乡统筹生活污染控制与生态建设技术推广平台;
  (4)城乡统筹区域生活污染控制和生态建设模式与综合保障机制1套。
  (5)发表学术论文5篇以上,培养研究生6名以上。
  3、经费来源与构成
  本课题国拨经费390万元,地方配套经费与国拨经费的比例不低于1.5:1。

第三部分 申报文件编制.doc

分享到:
无需注册,30秒快速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