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作为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的首批试点地区,北京市人民法院、检察院、公安局、司法局和律师协会勇于担当、精心作为,着力构建律师辩护全覆盖工作“北京模式”,将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作为推进司法改革和律师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一年多来,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工作在保障刑事案件被告人获得律师辩护权利方面成效明显。
加强刑事法律援助力度
“律师,我这个情况会判几年?”
“你涉嫌的是危险驾驶罪,根据法律的规定……”
2018年1月的一个上午,在北京市海淀区看守所的法律援助工作站内,值班律师赵蕊正面对墙上的大屏幕,与羁押在看守所内的犯罪嫌疑人吴某视频会见,一一解答了他对自己违法犯罪行为的法律疑问。
自2015年5月,海淀区公、检、法、司机关携手启动全流程刑事速裁工作以来,类似这样的法律帮助已成为法律援助工作站的主要工作内容,同时也成为刑事速裁案件中充分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的重要手段。作为“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的首批试点地区,北京的试点工作就建立在全市看守所和基层人民法院法律援助工作站全覆盖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全市法院工作站的全覆盖,并不断完善法律援助律师团队,加强司法行政机关与人民法院刑事法律援助工作的协作配合。
北京现建立法律援助工作站77个,首创在国家安全机关看守所建立工作站,在监狱建立法律援助工作点,实现法院、检察院、看守所、监狱法律援助工作站全覆盖。那么,北京是如何精心“织网”,实现法律援助工作站广覆盖的呢?
扩大法律援助通知辩护范围,对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一审案件、二审案件、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审理的案件,被告人没有委托辩护人的,法院应当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为其提供辩护,充分发挥法律援助在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中的“兜底”保障作用。
对于被告人拒绝法律援助机构指派的律师为其辩护,法院准许的,应当将被告人明确拒绝律师辩护的书面材料附卷;二审法院发现一审法院未履行通知辩护职责,导致被告人审判期间未获得律师辩护的,应当发回原审法院重审,从制度上保证法院依法履行通知辩护职责有效落实。
加强法律援助指派工作,通知辩护案件指派时间由3个工作日提速为适时指派,特殊案件实行先行指派,随后补寄手续,刑事法律援助案件指派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刑事法律援助案件和法律帮助案件指派具有一定资质的刑辩律师团队或值班律师团队律师承办,从源头上保证了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
据介绍,为了保证法律援助工作的质量,海淀区专门筛选了120余名业务精通、责任心强、具备一定年限刑事办案经验的律师作为法律援助值班律师,进驻法律援助工作站,而在北京全市,17家法律援助中心已经有了1000人左右的专业律师队伍。此次试点过程中,北京要求所有法律援助中心进一步梳理完善本中心组建的刑事法律援助案件办理律师团队和值班律师团队,形成并落实准入和退出机制,以保证刑事案件辩护和值班工作质量。
务实推动值班律师工作
“多亏了法律援助值班律师的提醒,不然我很可能上了假‘律师’的当,白白损失20万元。”北京市民郑先生一个劲儿地道谢,称赞在看守所值班的法律援助律师“身手不凡”。
近年来,北京市司法局充分发挥北京市律师资源丰富的优势,明确值班律师选任条件,要求选派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和责任心强且具备一定年限刑事案件办理经验的律师从事律师值班工作,各区法律援助中心按照要求,结合各自律师资源和法律援助工作实际,积极组建值班律师队伍。
良好的工作效果源自先进的机制建设。据了解,北京全市法律援助机构在同级法院设立法律援助工作站22个,实现北京法院法律援助工作站全覆盖。同时,规范工作站标牌标识,公示值班律师信息,将值班律师工作职责、法律援助范围和条件等信息上墙,工作站规范化建设不断加强。
建立一支稳定专业的值班律师队伍,是值班律师工作顺利开展的人力资源保障。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责任心强、具备一定年限刑事案件办理经验,这些都是对法律援助值班律师遴选的硬标准。赵蕊告诉记者,她成为法律援助值班律师前,就曾亲历了这样一番大考。据悉,按照值班律师选任“三查”制度即报名条件初步审查、履职能力调查、执业和违纪情况核查,北京组建了1000人左右动态的专业值班律师团队。
为保证值班律师工作质量,北京市司法局积极研究差异化的法律援助值班律师管理模式,运用法律援助值班律师准入退出机制,制定值班律师服务标准和行为规范,优化工作流程。如北京市法律援助中心2017年清退违规或不再符合值班条件的律师事务所达34家。
“近年来,全市各法律援助中心开展值班律师培训工作近200次”。北京市司法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为确保工作质量,司法局不断加强对值班律师的业务培训和指导,建立了值班律师岗前培训制度,确保值班律师了解速裁、认罪认罚从宽等刑事司法改革政策,明确值班律师职责。
此外,根据法院刑事案件量、律师资源等情况,探索形成了满足需求、节约资源、符合实际的三种值班律师工作模式:所有工作日定期值班模式、按照需求及时安排值班律师的不定期值班模式、固定工作日定期值班模式。
正是在这样的不懈努力下,北京市法律援助值班律师制度一路蓬勃发展,以专业的水平、负责的态度和规范的管理,为成千上万的当事人提供了大量积极有效的法律服务。
切实保障律师执业权利
为确保试点工作高效运行,北京市司法局、市律协精心探索,加强刑事律师执业保障,提高律师办理刑事业务积极性。
2018年12月11日10时,北京。“你好,我是大成律师事务所律师韩嘉毅,受您母亲委托,为您提供法律帮助。”“我是潮阳律师事务所律师杨晓虹,受委托与你进行会见。”
这是北京两名律师正在分别会见自己所代理案件的在押犯罪嫌疑人,但与以往不同的是,两名律师的这次会见都没有在看守所律师会见室里,而是分别在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曙光派出所、西城分局牛街派出所办案区远程视频会见室里,他们正在利用远程视频会见系统与看守所监区内的在押犯罪嫌疑人进行实时对话(会见)。
一直以来,随着律师会见需求日益增大,看守所会见室及警力有限等客观现状,使会见看守所在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成为律师尤其是刑辩律师工作的“痛点”之一。为进一步保障律师执业权利和在押犯罪嫌疑人合法权益,北京市公安局、司法局积极联动,借助信息化手段,通过建立应用远程视频会见系统,尝试在派出所与看守所之间为律师与在押犯罪嫌疑人搭建快速会见平台,为畅通会见开辟新途径。
据悉,会见过程中,看守所、派出所均不派员在场,且关闭场所录音、监听设备。这种律师在就近派出所进行视频会见的方式,能够打破地域限制,有效节约时间,大幅提升律师工作效率,切实保障了律师的执业权利及在押犯罪嫌疑人合法权益。
“律师快速远程会见新模式让律师的会见一下子变得更加简单、高效,解决了律师赶往看守所会见的一些难点问题”,杨晓虹律师对远程视频会见非常满意。更为重要的是,这让刑事辩护全覆盖等一系列的司法改革目标有了充分的保障。
加强刑事律师执业权利保障,采取多项措施依法保障辩护律师的知情权、申请权、申诉权,以及阅卷、会见、取证、质证、辩论等执业权利;法院、司法行政机关、律师协会健全律师执业权利快速处置机制,畅通律师维护执业权利救济渠道,律师执业环境进一步优化;协调取消律师诉讼代理服务政府指导价,为符合条件的律师落户北京提供政策支持,引导律师积极开展业务,积极代理刑事案件;协调大幅提高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补贴,全面落实值班律师每天500元的值班补贴,鼓励更多律师办理刑事法律援助业务;加强律师刑事业务培训,帮助更多律师提高代理刑事业务水平。在加强刑事律师执业保障方面,北京市司法局、市律协颇费了些心思。
探索律师资源应急协调措施,针对律师资源缺乏区或特殊需求单位的申请,由市律师协会统筹调配律师资源,对口支援相关单位开展工作,保证试点工作顺利推进;探索值班律师转任辩护律师机制,海淀区法律援助中心指派值班律师出庭辩护,实现法律帮助和法律援助有序衔接;探索公函往来电子化模式,西城区探索通知辩护公函电子版与纸质版并行流转工作模式,法律援助中心凭区人民法院通知辩护公函电子版先行指派律师,随后将公函纸质版存档,大幅提高工作效率;建立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工作群,值班律师和刑辩律师QQ群、微信群,及时传达工作要求,解决工作问题,统计工作数据,实现“上下互动,共同推动”……这些都是北京精心“运作”并努力创新的刑事辩护全覆盖试点工作的落地措施。
“领导高度重视、完善顶层设计、统筹协调推进”,北京市司法局副局级干部王群认为这是北京落实刑辩全覆盖试点工作的突出特点。王群表示,“不断总结经验、锐意进取、开拓创新,推进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工作再上台阶、上水平,是我们接下来继续要做的事”。
来源:北京市律师协会